【01獨家】新地補地價發展馬鞍山 區議員憂西沙路交通癱瘓

撰文:黃靜薇
出版:更新:

《香港01》獲悉於新界持大量農地的新鴻基地產,與政府達成西貢十四鄉補地價協議,補地價金額高達159億,創史上新高。涉地76.4公頃的地皮,坐擁一流海景,未來料提供約5,000伙豪宅單位,堪稱新界「貝沙灣」。
不過有環團擔心,隨著發展的推土機逐步靠近,或威脅附近生態價值較高的紅樹林;有居住在該區的村民則認為,現時僅靠西沙路出入,交通已出現逼爆情況,料逾萬名居民遷入時,勢必造成交通癱瘓。有區議員表示,政府計劃只擴闊部分路段,日後會出現「樽頸」,要求將整條西沙路擴濶。

西沙路項目早於1990年代獲批興建住宅,惟發展商新地因補地價問題,令該地地皮「曬太陽」多年,項目近日終有突破性發展。

《香港01》獲悉政府上半年已批出補地價,新地其後上訴後,雙方最終達成共識,以159億成交,每呎樓面地價3,195元,補地價創歷史新高,正式敲定十四鄉未來的發展藍圖。

今次新地以破新高的補地價發展十四鄉,料日後打造新界「貝沙灣」。(鍾偉德攝)
新地欲於西貢十四鄉興建約5000伙豪宅。(網上圖片、香港01製圖)

該區居民只靠兩小巴、巴士出入

根據城規會文件,新地擬於西貢十四鄉發展一個約76.4公頃的綜合發展區,總樓面面積約497.7萬方呎,興建約51幢住宅樓宇及32幢別墅,共提供約4,730伙住宅單位,樓宇高度介乎3至24層,發展項目包括中小學、教堂、公共運動場及購物中心等社區設施。

項目靠近多條村落,包括輋下、井頭、泥涌及馬牯纜,記者於上月底赴發展範圍視察,該區暫時僅靠西沙路連接市中心,平日只得兩架巴士及小巴,來回烏溪沙地鐵站和大學站,如要乘坐巴士出入沙田、尖沙咀和柴灣,則要步行至泥涌的巴士總站。

發展範圍現況

+3
現時沿西沙路只得2條恆常巴士路線和小巴出入市中心。(吳煒豪攝)
政府最近公布即將收地擴闊西沙路部分路段(圖中黑框), 但有區議員擔心日後沙田來往西貢交通會出現「樽頸」,圖中圓圈為新地西沙路項目大約範圍。(香港01製圖)
周先生笑稱平日車多的情況,連過馬路也十分困難。(吳煒豪攝)

村民依賴西沙路 嘆有事故只能望天打掛

部分馬牯纜村民並不知悉發展計劃,稱現時交通負荷相當沉重,居住於該村約5年的周先生指,上班時間最少等1至2班巴士,要預早1倍時間出門,「如果去沙田,最少都要預一小時。」假日更有大批遊人到西貢遊玩,令交通更繁忙,更甚的是,若遇上打颱風塌樹,交通隨即癱瘓,「成個西貢區都靠呢條西沙路,有咩事大家都冇得走,大家企晒係度。」

同住於馬牯纜村逾10年的羅同學亦指出,村民均依賴西沙路出入,一旦有交通意外發生,僅能步行出入市區,「試過有車『跪低』,成條路都死晒,要行半個鐘出返去烏溪沙。」

文件亦提及新地須進行西沙路擴闊工程 ,將介乎西澳村與大洞村之間的一段西沙路,由一條雙線行車道擴闊為雙程雙線行車道。大埔區議員區鎮樺表示,擴闊工程僅限於個別路段,擔心會做成交通樽頸位,無助舒緩擠塞問題,「如果只係擴闊一小段路,最終只係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他續稱如政府不將整條西沙路擴闊,未來近5000伙豪宅落成後,問題將進一步惡化。

城規會2008年於十四鄉兩個海岸地區劃作「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包括滿布沉積岩的井頭,和位於井頭南與企嶺下老圍之間,沿岸寄居紅樹林的動植物區和泥灘。(吳煒豪攝)
吳希文表示,西沙路旁有不少成熟的樹木,擔心發展會影響其生長和附近的成熟林地,圖為靠近泥涌的一棵榕樹。(吳煒豪攝)

項目臨海 環團憂威脅SSSI

發展高不惜斥巨額補地價,皆因地皮沿企嶺下海發展,日後單位將坐擁無敵海景,相信樓價亦會創該區新高。

長春社助理公共事務經理吳希文指出,項目毗鄰兩個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SSSI)企嶺下紅樹林和井頭海岸。而位於井頭南及企嶺下老圍之間的海岸線及內灣區,其紅樹林擁多樣性的品種,他擔心發展引入大批人流及額外基建時,令具保育價值的泥灘受影響,「項目好近馬鞍山郊野公園,擔心如果緩衝帶唔夠大,變相有機會食入咗郊野公園。」

黃色覆蓋範圍為擬議的發展項目。(香港01製圖)

西沙路發展項目詳情

資料來源:城規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