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史諮詢】學好中史必愛國? 中學生:愛國不等於愛執政者
近年港獨思潮興起,不少建制派人士歸咎於中國歷史科的教學不足,未能培養年輕人愛國情懷。不過,學好中史,又是否等同愛國?《香港01》訪問兩位熱愛中史的中學生,兩人均愛閱讀朝代興衰的故事,欣賞古人的高尚情操,但談到愛國,兩人各有結論。
中四的邱煒堯認為,學中史能加強歸屬感,但「睇完六四事件之後,就唔想愛國」;中六的葉文亭則認為,學中史令她愛國,但會將愛國情感與執政者分開,否則「其實好難愛」。
就讀中四的邱煒堯,自小在父親感染下,成為中史愛好者。《史記》、《三國志》及《戰國策》等史學名著,他年幼時已閱讀過,以致中史科的校內成績理想。
熱愛中史的邱煒堯形容,中史是一個有趣的科目,是一個精彩的故事,出現性格豐富的人物。他舉例,自己最愛讀三國時代,群雄紛爭,各據一方;亦有桃園三結義,劉備、關羽、及張飛如何結拜為生死之交的兄弟故事。他興奮道,「依家社會好少有呢啲情節。」
愛讀唐朝盛世 反思執政者是否擁胸襟
中六的葉文亭對此亦有同感。葉同學同樣熱愛中史,閒時會到博物館參觀,過去五年為中史學會的成員,去年擔當學會的副主席,中史成績亦非常優異。
葉認為,歷史猶如一塊鏡,能借古鑑今。她愛讀唐朝盛世,欣賞唐太宗管治以人民為本,廣納人才,願意納諫。她舉例,重臣魏徵無數次上諫,唐太宗雖怒氣沖沖想殺他,但都不會痛下殺手,突顯其廣大胸襟,她會反思:「現今政府係咪可以做到古代執政者嘅胸襟 ?」
唐太宗管治以人民為本,擴納人才,願意納諫,現今政府係咪可以做到古代執政者嘅胸襟 ?
睇完六四事件之後,就唔想愛國。
六四事件令學生對中國「無咩好感」
兩人同愛中史,過程亦加深對國家的認識及歸屬感,不過邱煒堯就直言中史與愛國是兩回事,「睇完六四事件之後,就唔想愛國。」他說:「面對一個手無寸鐵嘅大學生,政府竟然可以用坦克車車佢,點講都好過份,最離譜係官方話一個人都無死過,咁車死嗰個係邊個?」他指,政府不承認責任的態度,令他感到失望,「對中國無咩好感」。
讀抗日感心痛 但愛國不等如愛執政者
葉文亭則認為學中史令她愛國,如讀到抗日戰爭,國家被入侵,人民被殘害,均令她感到心痛。她指,幸當時人民堅守國家,國家及民族才能延續到今天,故令她珍惜所有,盼承傳歷史文化。不過,她坦言看到六四及劉曉波事件,會感嘆執政者的決定,但不會影響她愛國,因她會分開對國家與執政者的情感,「吓吓執政者等同國家,咁會好難愛。」
何漢權:中史與愛國非必然
一直倡議中史獨立成科的教育評議會主席何漢權認為,學生學好中史能夠愛國,但承認兩者並非有必然關係。
他認為,學生對國家的情感受多個因素影響,如政權的行為、傳媒的報道及教育局的課程設計等,但最重要看完整的歷史,「要做對沖,唔能夠自己國家好嘅唔提,衰就擴大。」
近年不少愛國團體批評教師的教學,他就深信教師能將國史、國學及國情教好,呼籲外界尊重及相信教師專業,給予應有的教學空間。
葉建源:提高中史科教學成效才是改革關鍵
教協副會長葉建源認為,外界近年認為初中中史獨立成科,就能做好中史教育,是一個好大的誤解。
他指,要初中中史為必修科,目前已有近9成學校均將中史獨立成科,另外約1成只是以不同模式教授中史,所以「獨立成科係咪代表學生有興趣讀中史?代表教學會有質量呢?呢啲重要問題,反而無去理會,係捉錯用神。」
他認為,提高中史科教學成效,吸引學生學習,才是改革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