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文招股.拆局】閱文的成功之道 揭大台膠劇當道之謎

撰文:凌昕
出版:更新:

騰訊(0700)分拆旗下線上文學平台閱文集團(0722)上市,各家券商已經預留至少450億元孖展資金,遠超10.7億美元(約83億港元)的集資額。雖然地球人都知閱文鑊氣凌厲,但又有幾多人會細心研究閱文的生意到底如何運作?
只要細心研究閱文的生意模式,其實當中的成功方程式不難明白,更加可以從中了解到,今時今日大台劇集不斷炒冷飯、拍「膠劇」的原因。

閱文成為首間以「販賣」文學賺錢的IPO,業務概念獨特。(陳嘉碧攝)

延伸閱讀:【閱文招股必讀】半年勁賺2.5億 3年前一單「刁」打開盈利之門

網上租書盈利豐 改編劇集搵真銀

對於不想做「羊生羊太」的小投資者來說,假如想在入飛之前認識一下閱文是怎樣的一家公司,其實可以在手機下載「QQ閱讀」app試玩。簡單來說,閱文就是一個網上租書店,用戶可以「打書釘」試閱小說書藉,但假如看到精彩處,就要開始付費。如果單看一兩套小說覺得「唔夠喉」,還可以加入做會員,當會員看得拍爛手掌,還可以額外打賞作者,將小說推上排行榜公諸同好。

不過這種經營模式,為何會和大台扯上關係?其實閱文的另一「殺食」之處,是將大熱小說的知識產權「發揚光大」,改編成電視、電影、手機遊戲等「搵真銀」,例如《琅琊榜》、《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和《步步驚心》等內地爆紅的電視劇,就是由閱文的網上小說改編,單是上半年,這類版權業務的營業額已經過億元。而且閱文的平台之內有920萬部原著文學作品,涵蓋200多種體裁,假如要發掘當中的生意機會,相信是長搵長有。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熱播除了讓楊冪和趙又廷事業再創高峰,更令一班配角人氣大升,劉芮麟、代斯就接到新劇。

延伸閱讀:【閱文招股必讀.二】抽新股講概念 閱文有項收入兩年激增20倍

改編名家大熱小說 那些年的大台成功方程式

其實這套生意模式,正正是過往大台的成功方程式。香港電視業在80、90年代的全盛時期,其中一個致勝之道,就是大量改編一些出自名家手筆的小說成為電視劇。例如金庸武俠小說當年在《明報》連載大受歡迎,不但為《明報》帶來更多讀者,更被電視台看中改編成為電視劇。

由於其小說作品已經過市場的洗禮,證明極受歡迎,由此改編而成的電視作品,不但劇本已經紮實,而且易於引起觀眾追看的興趣。除了金庸之外,倪匡、古龍、梁羽生、黃易等等作家的小說,也是80、90年代的電視劇中流砥柱。

內地劇《射鵰英雄傳》甚有口碑,其實導演蔣家駿正是來自香港的幕後人才。(網上圖片)

延伸閱讀:【騰訊分拆.拆局】認購閱文條件辣 為何這些機會不是你的?

本土小說花果凋零 劇集橋段膠味日濃

因此,閱文可以說是當年香港流行小說成功經驗的一個升級擴大版,不但小說數量更多、讀者人數更加多,亦為其他流行娛樂,例如電視、電影、遊戲等源源不絕注入新題材。但對香港來說,這個成功方程式,近年已隨着香港的本土小說日漸息微而難再重現,結果亦令大台的劇集題材日趨貧乏,只得依靠本身的編劇團隊撰稿,而且相比當年小說名家個個名利雙收,大台編劇人工出名奀,可以期望他們交出怎樣的作品?

這種「塘水滾塘魚」、欠缺外來新刺激的創作環境,自然令劇集質素每況愈下,要麼就是將同一個成功方程式翻炒再翻炒,做來做去也是做「愛回家之乜乜乜」,要麼就是連飲啖水也會被植入炸彈這種膠味濃郁的橋段都竟可出街。相比早年不少電視劇的劇本,在小說階段已經過名家作者千錘百鍊、市場洗禮淘汰,可以拍成電視劇的皆是精品中的精品,觀眾看大台電視劇,自然有「一代不如一代」之感。

魏德信截停Scarlett並告訴她腦裏被植入了微型引爆裝置,一走就會爆!

延伸閱讀:閱文集團上半年賺2.5億元  月活躍用戶接近2億

High tech撈嘢 文科出頭 見證香港蹉跎歲月

閱文集團的上市,不但證明High tech不但並非揩嘢,而是撈嘢;亦證明了文科亦會出頭發達,一次過顛覆了香港人兩個根深柢固的觀念。閱文的成功方程式,在紙本風行的年代,香港才是老祖宗,但進入了互聯網時代,香港卻由領先變落後。只要看看閱文的成功經歷、再看看水準每況愈下的大台膠劇,就可以深深感受到甚麼叫做蹉跎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