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後中秋】保舊窩煮蓮蓉 置新爐焗月餅 風災不倒老店再上路

撰文:魯嘉裕
出版:更新:

廢墟中,老餅家匆匆收捨殘局,店東撿起那陣舊的銅窩、購置新焗爐,燃起爐火,將洗淨浸軟的蓮子投入舊窩,慢慢攪拌著煮成蓮蓉,再將餡料鹹蛋黃及搓好餅湯圓皮,放入新焗爐。月餅終於出爐,今年中秋,有80年歷史的品芳餅家如經歷月缺重圓,因其位於澳門十月初五街,是天鴿風災的重災區之一。
無情颱風摧毀澳門大小建設,更對商戶做成沉重打擊,街上不少商舖於水浸後至今仍復業無期。品芳餅家於水浸後停業近3周後終於復業,但除了錯失中秋旺季不少生意,老闆預計重新裝修更要花上超過30萬,一度考慮結業,然而最後仍決定咬緊牙關,「一係唔做,一係下決心做落去做好啲,將個佈局重新包裝,沖個涼著件新衫出黎見人,既然仲有能力就繼續上路」。

開業80年的品芳餅家於水浸後停業近3星期。(魯嘉裕攝)
見到條街好似災難片咁,一返到去見到兩個伙記揸支電筒仔執緊嘢,我就知大鑊
品芳餅家老闆陳先生
陳先生憶述店舖災後情況,「成地泥,無電無水,見到都腳軟」」。(受訪者提供)

災後雪櫃被沖出街 工場如「黑洞」

在十月初五街開業80年的品芳餅家,老闆陳先生指於颱風來襲前一日,已將貨品架高超過一米,未料水浸情況會如此嚴重,他與太太翌日才返回店鋪,「見到條街好似災難片咁,一返到去見到兩個伙記揸支電筒仔執緊嘢,我就知大鑊」。

陳形容,當時店內滿佈泥濘,店內食材如蓮子、紅豆等散落一地,雪櫃亦被沖出街外,工場更猶如「黑洞」,堆積如山的雜物東歪西倒,四部焗爐亦全數報銷。撇除被浸壞的電器及設備,陳先生指最辛苦的是災後清理,「損失十萬八萬當打麻雀出統,執果吓攞命,成地泥,無電無水,見到都腳軟」。

見慣水浸仍遭殃 批政府無預警

陳先生指,十月初五街過去亦不時發生水浸,因此他們已慣常於風暴前架高貨物,但水浸程度從未試過這樣嚴重,批評政府沒有事先警告居民作準備,「我哋防水意識已經好高,執貨已經執到張檯咁高,如果你(政府)早啲提出,但我哋無做功夫,我哋唔會怪你,但你冇提出,我哋咪睇你頭,以為做番平日普通準備咪算,點知會咁厲害」。他認為,政府應「的起心肝」,盡快研究興建水壩改善水浸情況。

損失十萬八萬當打麻雀出銃,執果吓攞命,成地泥,無電無水,見到都腳軟
品芳餅家老闆陳先生
今次(水浸)一次過就同你清哂
品芳餅家老闆陳先生
工場四部焗爐亦全數報銷,經2個多星期才清理好。(魯嘉裕攝)

停業3星期正值月餅旺季

餅家於中秋前停業二十多日,停業期間正值賣月餅旺季,餅家因而失去不少生意,「呢個月好陰公,因為下個月就中秋,加上係競選年,中國人最興係送禮,所以一定儲好多貨,今次(水浸)一次過就同你清哂」。陳先生指,餅家於水浸前做好的多盒月餅,及數袋價值數千元的蓮子均被浸毀。幸而店舖沒於災前接下大批訂單生意,因此不致未能如期交貨,「打風前係接咗一張幾百蚊嘅禮餅單,後尾搵番張單出嚟都濕哂,勉強見到個電話打去叫佢(客人)番嚟收錢,最後佢都無番嚟」。

月餅再現貨架 自家製功夫不簡單

經過近三星期的執拾,重新添置焗爐、鋼盆、雪櫃後,餅家終於上周復業,陳先生與一眾伙記連日來均正忙碌準備,原來清空的貨架亦開始回復放滿一盒盒月餅的情境。然而,製作月餅殊不簡單。陳先生指,造月餅前,先要經過一整天時間的準備工序,就是煮蓮蓉。

陳年銅窩慢煮蓮蓉

清早7時,陳先生與伙記回店準備,於廚房內先將一粒粒乾淨的蓮子浸至軟身,再加水倒進一個數十年歷史的銅窩裡慢煮,將蓮子慢慢煮成蓉,光是這個過程已經花上半日,待蓮子成蓉後,便要拿起隔水及磨幼,再回鍋加入糖及油,再慢煮半日,直至凝成固體,攤放一兩日後方成為月餅的蓮蓉餡。加入鹹蛋黃及包上餅皮後,一個個新鮮出爐的月餅,原來需要經過近兩日的工序。

經過3星期,餅家終於再有月餅出售。(魯嘉裕攝)
餅家現時轉用連接氣泵的膠製餅模。(魯嘉裕攝)

「𠵱家好多人(餅店)唔識煮蓮蓉,去食品廠買一盒盒現成嘅返嚟,搵個餅皮包咗佢就算,裡面個質感係無,做產品要追求品質,好似煮餸無食材點煮到好餸」。陳先生指,餅家不論月餅禮餅,所有餡料如蓮蓉、豆沙、芝麻餡等均是自家製。由煮蓮蓉、搓餅皮、倒模到入爐,全程均於小小店舖及工場完成,是對傳統味道的堅持。

木製月餅模已鮮有使用

然而時代進步,古法中亦有配合新技術,陳先生指,現時焗月餅已換上新式焗爐,而一個個實木製、浮現裂痕的月餅模,陳先生指已經甚少便用,取而代之是機械化餅模,膠製的餅模上連接氣泵,方便月餅脫離餅模,「以前要拎起個模扑落張檯先拎到(月餅)出嚟,宜家一唧就得」。

一係唔做,一係下決心做落去做好啲,既然仲有能力就繼續上路
品芳餅家老闆陳先生

曾討論應否結業

天鴿風暴後,澳門政府向受災中小企及商戶發放5萬元緊急援助金,另提供60萬免息貸款,分8年攤還,陳先生指餅家僅重新添置焗爐已花上近8萬,加上貨物損失及店內木櫃等裝修已浸壞,「唔可以求求其其用番啲舊嘢,唔係個招牌愈做愈差,產品一定要衛生同俾人感覺新鮮」,預計將來重新裝修或要花上超過30萬,陳先生指曾跟太太討論應否結束營業,但最後決定堅持,「一係唔做,一係下決心做落去做好啲,將個佈局重新包裝,沖個涼著件新衫出黎見人,既然仲有能力就繼續上路,辛苦多幾年」。

衣食住行一定要有,好似城市咁,如果落樓下無嘢賣,無意思
品芳餅家老闆陳先生
陳先生指自己經營餅家已40多年,其間亦有做過不同生意,但最專注仍是做餅。(魯嘉裕攝)

秉承三代祖業 做生意賺錢亦講興趣

扎根於十月初五街80年,經歷三代人,陳先生指,以前餅家包辦不同酒家、賭場等禮盒月餅,以及當時仍興盛的「月餅會」的文化,「例如入咗會每個月供10蚊,到中秋就可以拎番150蚊嘅月餅,當打個折頭咁,仲有呢禮品送吓」,但文化到現今已式微,因而餅家現多做散客及嫁喜禮餅生意。

陳先生17歲開始於餅家工作,轉眼已40多年,其間亦有做過不同生意,但最專注仍是做餅,「始終係祖業,做生意唔係剩係講賺錢,係要有興趣,人哋有需要嘅你去幫人完成咗佢,好似做餅人哋有得食,食完好食嘅再買。衣食住行一定要有,好似城市咁,如果落樓下無嘢賣,無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