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局.停收廢紙】垃圾圍城之困 政府後知後覺
回收業界在上周五(9月15日)起一度停收廢紙,在周一(9月18日)開始重新收紙,執紙皮賺生活費的長者們終於可以鬆一口氣。
不過,有關問題只是一味靠拖,不但內地逐步拒收外來廢料垃圾,已經是中央「一錘定音」的國家級政策;更要命的是,香港本身的廢物處理政策嚴重計錯數,垃圾量遠遠多於原先估計,若港府繼續後知後覺,垃圾圍城的困局,只會愈來愈嚴重。
延伸閱讀:【停收廢紙】復收後回收店忙不停手 長者一次過賣3天紙皮賺百元
中央一錘定音 落閘僅遲早問題
觸發本港回收商一度拒收廢紙的《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實施方案》,由國務院在今年7月正式批准,並下達至各個地方政府和部委。正如本欄上周亦曾說過,根據這項政策,內地在今年年底前將拒收未經分揀的廢紙等24種廢料,但對香港回收業來說,更「辣」的措施還在後頭。問題是港府到底有何措施幫助業界,以至香港社會應變?
根據中央的計劃,國家環保部、商務部、發改委、海關總署、質檢總局等,將會修訂《固體廢物進口管理辦法》,並在2018年底實施,屆時將會推行更嚴格的固體廢物進口許可證制度;到了2019年年年底,內地就會逐步停止進口可由內地資源替代的固體廢物,意味內地對外來垃圾「落閘」是遲早的問題。
延伸閱讀:【停收廢紙】業界周一起陸續恢復回收廢紙 政府:積極與內地商討
內地勵行減廢 為何要向香港買垃圾?
事實上,今次中央推出有關的「廿四味」措施,並不是一項孤立的政策,而是改革內地一籃子減廢政策的其中一部分,透過更加嚴格的環保要求,「倒逼」內地減廢。例如在「廿四味」公布之前,國務院公布了另一項《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由國家發改委和住建部牽頭執行,目標是在46個城市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並將其生活垃圾回收率提升至35%以上。一言以蔽之,就是日後內地的垃圾回收率將較現時改善,如果內地本身所生產的廢料,已經能夠相當程度滿足其回收再造業的需要,內地為甚麼還要向香港的回收商買垃圾?
因此,即使回收商願意重新收廢紙,可能只是稍稍延後問題,香港政府應該更加積極關注內地減廢政策的改革進度,並思考應變的辦法,特別是目前香港每天出口二千多噸廢紙,估計逾九成會運往內地,假如內地在未來兩三年逐步拒收,而香港本身又缺乏廢料再造業,這些廢紙最終只會被送往堆填區,令堆填區更快被逼爆。
延伸閱讀:【拆局.廢紙圍城】停收廢紙在即 揭穿廢物處理的鴕鳥政策
減廢政策計錯數 港府莫再臨急抱佛腳
只不過,與其奢望內地當局對香港的廢料「網開一面」,香港政府不如好好檢討整個減廢政策。早在2013年,環境局公布了一份《香港資源循環藍圖2013-2022》,根據當時提出的目標,是將都市固體廢物人均棄置量,由2011年的每日1.27公斤,減至今年的1公斤或以下,到2022年再減至0.8公斤以下。
但和不少政府的政策評估一樣,這項目標和現實情況存在極大偏差,反映減廢政策成效不彰。根據環保署在今年4月修訂的《香港固體廢物監察報告》,截至2015年底,都市固體廢物人均棄置量不跌反升至每天1.35公斤,按照這個趨勢,要達到今年人均1公斤或以下的目標近乎不可能的任務,例如近年網購盛行,不少網購郵包都有過度包裝的問題,製造大量的廢物。就算香港的固體廢物量僥倖地維持在2015年的水平,亦較2013年的估計嚴重近三成。
內地逐漸對廢料落閘、回收廢料又欠本地出路、石鼓洲焚化爐啟用亦由2020年延遲至2024年、堆填區又有「逼爆」問題,堆積如山的垃圾到底要怎樣處理?這個問題並非「風水佬呃你十年八年」,而是逼在眉睫急需解決的大難題,千萬別等到垃圾圍城的一天,香港政府才臨急抱佛腳,恨錯難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