慣長跪溫習少女 被說站不直無儀態 調查:八成劏房童脊骨出問題
現屆政府多次強調要解決基層住屋問題,但在公屋輪候數字屢創新高下,「三年上樓」目標已成為一紙空談。有社區組織聯同執業脊醫調查發現,成長於低收入家庭的兒童,由於活動環境嚴重不足,患有脊骨問題者高達八成;當中更有女童因欠缺合適書桌,4年來一直須跪在地板做功課。組織促請政府加強兒童護脊檢查、增加自修室等社區設施;長遠應增建公屋,以消化輪候冊,改善兒童住屋環境。
8歲劏房女童 肋骨發育外斜
調查由香港社區組織協會、兒童權利關注會,及香港脊骨神經科學院基金會聯手,在去年12月至今年2月期間,訪問了142名家庭月入萬元以下的本地兒童。結果發現有近八成低收入家庭兒童都出現不同程度脊骨問題,六成背部發育不對稱,「寒背」者亦逾一半。最嚴重個案是一名居於劏房的8歲女童,因長期坐在牀上做功課,導致明顯脊柱側彎及肋骨外斜。基金會脊醫朱銘謙認為個案令人關注,兒童長期於牀褥上閱讀溫習,造成脊柱側彎,「這個年紀脊柱側彎屬罕見,到發育期更可能會加劇,嚴重可能會壓住器官,影響心肺」。
此外調查亦發現,八成居於劏房或天台屋的兒童,大多沒有合適的書桌及坐椅,當中兩成需每日坐在牀上温習逾3個鐘,有劏房女童便直言「不想變攣弓蝦米」。其中一名15歲少女Cherry,家人申請公屋逾4年仍未上樓,目前每天均須跪在地板溫習,令身心疲累;「屋企環境太細,做功課要趴着做,還影響埋我練笛,老師次次都話我站不直,每堂都要花時間先練姿勢,還要被說做女仔都無儀態。」
社區組織:政府應加強兒童護脊檢查
針對脊骨問題年輕化,朱銘謙呼籲,家長可從三方面幫助兒童改善脊骨,包括多鼓勵參與戶外活動,吸收維他命D;亦應留意小孩坐姿,發現問題須即時糾正。他又提醒,每坐45分鐘至一小時,應作伸展運動,以紓緩脊椎壓力。
香港社區組織協會幹事施麗珊促請政府加強兒童護脊檢查及教育,並為居於劏房的貧困家庭推行家居改善計劃;此外亦應增設社區設施供這些兒童作學習用途。長遠而言則應增建公屋,縮短輪候時間,並推行過渡房屋為貧窮兒童改善住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