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死亡個案檢討委員會分析20兒童自殺  7成曾透露死念卻遭忽略

撰文:羅卓敏
出版:更新:

兒童死亡個案檢討委員會發表報告,分析2012至2013年間206宗兒童死亡個案中,共有20人自殺身亡,最年幼只有11歲,近半的自殺原因為學業問題,其次則為憂慮未來及與家人關係問題。
而明天即將開學,委員會成員提醒家長及老師,小朋友需重新適應,應予以關顧;另外建議加強家人、老師、朋輩等洞察自殺警號和念頭的能力。

鄧麗華表示,兒童自殺原因複雜,可歸咎於不同原因。(羅卓敏攝)

兒童死亡個案檢討委員會發表第三份報告,在2012至2013年間206宗18歲以下兒童死亡個案中,共有20人自殺身亡,最年幼只有11歲,數字雖較往年報告輕微下跌,但兒童死亡個案檢討委員會主席許宗盛對現象感到可悲及不理想。

負責有關自殺個案的召集人、醫生鄧麗華表示,兒童自殺原因複雜,可歸咎於不同原因,是次報告中近半為學業問題,包括有剛升讀中學而績差、因大學聯招放榜結果未如理想等,其次的原因為憂慮未來及與家人關係問題。

鄧麗華表示,其中七成自殺的兒童曾以不同方式方式透露自殺念頭,包括宣之於口、情緒激動、有暴力行為等,惟朋輩或家人以為對方開玩笑而忽略此重要訊息。

應加強洞察自殺警號和念頭的能力

另外,鄧麗華又指出,家人或照顧者只留意到兒童的表面行為,便立即對小朋友予以批評,認為他們懶惰,但其實小朋友可能已患上抑鬱,建議加強家人、老師、朋輩等洞察自殺警號和念頭的能力,以致有能力提供即時的幫助;而明天即將開學,小朋友要重新適應,提醒家長及老師予以關顧。

除自殺外,亦有8宗兒童因遭受襲擊而死亡的個案,當中7宗的行兇者為當事兒童的父母,其中包括家長患有精神病或產後抑鬱,亦有兒童被母親從高處推下。

負責襲擊及其他因素個案的召集人方長發強調,兒童擁有生存權利,即使兒童父母亦不可以奪去他們的生命,父母亦不應將子女當作談判籌碼,建議提高新生嬰兒父母或準父母產後抑鬱意識,採取各項預防措施,並鼓勵他們尋求協助。

(羅卓敏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