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周報】港鐵連續六年加價今又賺百億 反映可加可減機制失衡
港鐵周五公布去年業績,大賺近130億,弔詭的是按票價「可加可減」機制,港鐵勢必連續第7年加價,令市民支出百上加斤。港鐵每日乘客量達480萬人次,為本地交通骨幹,一方面年賺過百億盈利,另邊廂又加價不斷,加幅更令其他主要交通工具瞠乎其後;在巨額盈利下,港鐵車費連年增加,是否合理?港鐵票價又是否有下調空間?
2008年兩鐵合併時,港鐵引入「可加可減機制」,每年按綜合消費物價指數被及運輸業名義工資調整票價,這個當年號稱「更具透明度和客觀」的機制,實際上令港鐵繞過行政會議和立法會把關,自動加價。雖然2013年檢討後,增加降低加幅的「生產力因素」比例,及引入「封頂機制」,但仍無阻港鐵票價繼續上升。根據機制方程式計算,預料港鐵今年將加價2.7%,將是連續第7年加價。
對於每年皆升票價,行政總裁梁國權給予市民的解釋是「合理票價及票價機制對鐵路公司很重要」,又指2015年之經營利潤已比2014年少,加上維修的費用逐年上升,意味目前港鐵無意減價,要更改目前「只加不減」機制,幾不可能。
港鐵票價自2008年的累計加幅已高達21.9%,不論是加價的幅度和次數幾乎冠絕其他公共交通工具。其中關鍵,在於港鐵「可加可減」機制不受政府和議會監管;九巴車費雖然同樣透過「可加可減機制」調整,但在提出加價申請後要先經由行會審批,「考慮市民負擔能力」,最後往往能令加幅減少。例如九巴2011年提出8.6%加幅,最後行會只批准加3.6%,兩者相差逾倍。
翻看港鐵業績,港鐵自2008年起每年賺取超過百億盈利;仔細一看,不難發現港鐵本業客運業務利潤遠比車站商務、物業租賃等附帶業務少,後兩者本少利大,經營毛利率更可高達89.6%。《香港01》根據過去數年港鐵業績試算,發現即使將港鐵票價大幅下調至2元,港鐵在其他業務彌補之下,亦不會出現虧蝕。
假設大幅將票價減至2元,並假定載客量及營運開支因而各增加兩成,以2014年數字計算,將令港鐵客運業務出現24.63億元虧蝕;但在計算車站商務、物業租賃及管理等其他業務利潤後,港鐵仍可錄得19.43億元的利潤,顯示票價大有下調空間。按照同一方法計算,港鐵自2008年起的收益亦可支持在「2元車費」,每年亦能有近10億盈利。2元搭港鐵,在財務上並非全無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