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情緒問題隠蔽難被發現 張秀賢:不應怕被人標籤主動求助

撰文:劉淩鋒
出版:更新:

接連出現學生輕生個案,引起各界關注學生情緒和壓力管理問題,其中本學年有5名學生自殺的中文大學,日前舉行緊急危機處理會議,並成立危機小組落實增聘精神科醫生等措施。《香港01》曾向八大了解支援措施和求助數字,讓讀者了解八大對學生的情緒支援。

八大僅中大提供學生求助數字

一般而言,八大院校除了提供情緒輔導和轉介服務,也會舉辦一些精神健康講座或課程,個別院校會安排新生填寫問卷,了解新生的心理健康。至於求助數字方面,除中大表示該校在2014/15學年725名學生求助外,其餘大學均沒有提供相關數字,也沒有解釋校方是否保存有關記錄,其中科大、城大、理大、嶺大沒有解釋不提供數字的原因。

院校名稱

有否提供求助數字

港大

沒有。相關部門未有提供。

中大

有。2014/15學年共接獲725名學生求助,其中508為本地生。

科大

沒有。沒有補充。

城大

沒有。沒有補充。

理大

沒有。沒有補充。

浸大

沒有。如有會提供。

教院

沒有。相關部門未有提供。

嶺大

沒有。未能提供。

資料來源:各大院校

張秀賢:大學需改變標籤文化

中大學生會前會長張秀賢曾患抑鬱症需向學校輔導人員尋求協助,他認為目前難言中大支援是否足夠,但相信校方已盡量推行措施協助學生,而最重要的是改變學生怕尋求輔導而被同輩標籤的問題,同時期望學校掌握學生需要後能對症下藥真正解決問題。

被問及對於多間學校不公開學生求助數字,張秀賢認為大學無需像主動公開求助數字,但當傳媒、立法會議員等詢問時則應公開交代。

教協會長馮偉華表示隱蔽情緒問題難被發現,難以評論大學的輔導服務是否足夠,(資料圖片)

教協會長馮偉華亦指,大學難以發現學生情緒問題,鼓勵有需要的學生主動尋求協助。他又稱,難以評論現時大學輔導服務是否足夠,但建議大學可將評估新生心理健康的問卷,擴展至所有學生,令校方有機會從中找到有需要的學生提供適切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