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鏈球菌|防護中心證源頭為長沙灣淡水魚批發市場 屬同一供應

撰文:吳綽詩
出版:更新:

今年8月,本港爆發侵入性乙型鏈球菌感染,衛生防護中心昨(31日)總結,一共錄得131宗ST283個案,最後一宗於10月3日確診。中心亦確認,感染源頭為長沙灣淡水魚批發市場,其中採集到的5個呈陽性淡水魚及環境樣本,與病人屬同一源頭;受影響漁獲批次由該市場同一個批發商供應。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昨(31日)總結乙型鏈球菌感染爆發,一共錄得131宗ST283個案。(資料圖片)

衛生防護中心昨(31日)發表新一期《傳染病直擊》,是次爆發有131宗個案,於8月8日至9月30日發病,其中100人有長期病患,4人染病後離世。感染者介乎29至97歲,有61男70女。至於感染徵狀,68人出現敗血症、39人關節膿腫、10人併發腦膜炎。

四分之三無戴手套處理淡水魚

調查顯示,106宗個案曾接觸或處理生的淡水魚,部分曾到淡水魚檔,其餘曾在家處理生的淡水魚,當中四分之三無戴手套,15人手有傷口,另有18人不排除進食未徹底煮熟的淡水魚。

防護中心指,在長沙灣淡水魚批發市場、4個濕街市及元朗3個本地漁場採集環境樣本,最終發現只有石湖墟街市一個淡水魚檔的樣本對ST283呈陽性,其餘樣本均為陰性。查閱有關銷售及供應記錄後,發現受影響漁獲批次由長沙灣淡水魚批發市場一個批發商供應。

衛生署回覆報章查詢,稱採取跨部門防控措施後,侵入性乙鏈個案自9月中旬起下降,10月回落至大致正常水平;中心對個案上升期間蒐集的樣本詳細分析基因,91宗於10月4日、即署方最後一次主動公布個案前確認基因排序。中心其後陸續就早前入院個案樣本基因排序及分析,最終確認131宗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