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理大研究指電子繪畫平台可減輕患者抑鬱症狀近三成

撰文:馮子健 何夏怡 李宇婷 譚曉彤 孔繁栩 吳綽詩 何瑞芬
出版:更新:

有研究指有抑鬱症狀乳癌患者的死亡風險較其他乳癌患者高。為了改善乳癌患者的情緒,理工大學護理學院與全球華人乳癌組織聯盟合作推行電子繪畫計劃,52位有焦慮或抑鬱情緒的乳癌患者參加,結果發現網上繪畫有助減少患者抑鬱狀況指數接近三成。

(左起)理工大學護理學院副學院主任(研究)梁綺雯教授、全球華人乳癌組織聯盟主席王天鳳、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黃麗珊及乳癌患者Fanny,一起呼籲乳癌患者不要忽視個人情緒健康。

61歲的Fanny兩年前確診乳癌。不煙不酒、生活健康的她,當初得知自己患癌時,實在難以接受,不時以淚洗面。自言不擅繪畫的她,在聯盟社工的鼓勵下,參加「心靈畫廊」。她回憶在計劃初期,畫作都是以暗沉的顏色為主,其後逐漸增添了較鮮艷的色彩。Fanny說:「乳癌是一個不容易跟別人提及的疾病,但透過繪畫,把我的感受抒發出來,感覺自己輕鬆下來。」

醫學文獻指出,超過三成乳癌患者在確診後,開始經歷情緒困擾,並可能在整個治療過程中持續;不同類型的乳癌患者也會因其乳癌類型的特性,而受到不同困擾,例如荷薾蒙陽性乳癌患者經過一段長時間無病生存期後仍可能面對復發、HER2陽性乳癌的生長及擴散速度較快,三陰性乳癌的治療選擇較少等等,通通有可能給患者帶來心理負荷。

有見及此,全球華人乳癌組織聯盟與理大護理學院合作於今年6月合作,研究以電子繪畫社交平台「心靈畫廊」改善乳癌患者情緒。研究共有52位有出現焦慮或抑鬱情緒的乳癌患者參與。她們先後連續八星期使用「心靈畫廊」,發現「心靈畫廊」能改善乳癌患者情緒健康,尤其抑鬱狀況指數更減少接近三成;此外還能夠提升乳癌患者自我健康評價,反映生活質素得到改善,這或與個人健康狀況變好有關。

負責是次研究的理大護理學院副學院主任(研究)梁綺雯教授指出,研究證明繪畫不再受工具、時間及空間的限制,智能設備讓患者能隨時隨地進行創作,紓緩精神壓力亦變得更便捷。全球華人乳癌組織聯盟主席王天鳳女士也呼籲乳癌患者不要忽視個人情緒健康,社會上有不少資源可以為患者提供支持,也有很多同路人願意分享及陪伴,鼓勵她們在抗癌路上勇敢前進,切勿自困愁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