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事經濟調查:市民對夜繽紛最深刻惟成效存疑 批煙火匯演乏創意

撰文:陳蓁誼
出版:更新:

疫後本港經濟復常步伐遜於預期,政府大力推動盛事經濟,香港民意研究所最新調查發現,受訪者對「夜繽紛」印象最深刻,不過,大多認為效率低、組織不善,對成效存疑,甚至認為許多盛事未能有效推動本地經濟。至於社會及自由指標方面,多項指標均錄得升幅,其中「治安」指標創2019年5月以來新高,但「自由」指標則較半年前錄得跌幅。

市民對夜繽紛、廟街及無人機等字詞深刻

香港民意研究所在九月舉行網上開放式問題調查,成功訪問488名12歲或以上市民對盛事經濟的看法。被問到對盛事經濟的印象,以受訪者選取的常見字詞次數統計,首五位是「夜繽紛」(72次)、「沒有」(67次)、「廟街」(28次)「無人機」(27次)及「美斯」(27次)。

至於市民對盛事印象的形容,常見字詞則為「浪費」 (50次)、 「沒有」 (23次) 「經濟」 (21次) 、「金錢」 (21次) 以及「浪費金錢」 (16次)。

受訪者:「多啦A夢」展覽具吸引力 惟大多活動品質欠佳

至於對盛事印象的具體評價,調查運用AI歸納受訪者回應內容,許多盛事活動被認為未能有效推動本地經濟,有受訪者認為組織不善,浪費金錢,活動亦未能吸引大量游客的興趣。另外,受訪者認為許多活動欠缺可衡量的成果,對活動價值產生質疑。

至於對活動的品質和組織,有受訪市民認爲,與前幾年相比,今次活動整體品質不佳,煙火匯演等活動缺乏創意。至於今年暑假舉辦的「多啦A夢」展覽,調查指,有市民認為是充滿吸引力和趣味性,因而獲得正面的評價。

港府大力提倡的夜經濟,於調查中被標籤為效率低、組織不善,許多受訪者認為在推廣本地文化和促進夜間消費方面可視為失敗。

根據報告,法庭公正以及司法制度公平同指標上升,後者更創2019年5月以來新高。(資料圖片)

「治安」指標創2019年5月以來新高  「自由」錄跌幅

另外,民意研究所亦透過電話隨機抽樣訪問673個18歲或以上操粵語的香港居民,以調查各類社會指標的變化。

在「非核心社會指標」中,相比半年前,7項指標均錄得升幅,「文明」和「平等」的升幅相對較少,而「治安」則創2019年5月以來新高。

至於「核心社會指標」,除了「自由」指標下降外,其他皆有升幅。探討自由變化程度的「自由次指標」内,除「言論自由」錄得跌幅,其餘指標均有所上升,其中,「文藝創作自由」更錄得顯著升幅。

「法治次指標」當中,「法庭公正」以及「司法制度公平」同樣上升,後者更創2019年5月以來新高。總體而言,除了言論自由稍微下降外,香港各項指標變化不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