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醫管局急症科訓練中心 有模擬車禍及災難場景:有咁真得咁真

撰文:林遠航
出版:更新:

不少市民有病都習慣到公立醫院急症室求症,但原來香港30年前,才發展出首間專為急症科醫護人員而設的訓練中心。醫管局位於鄧肇堅醫院的急症科訓練中心,30年前僅是一間空餘病房發展而成;時至今日,已有擴展成佔地14,000平方呎、有兩層的中心,訓練對象亦由當初急症室醫護,擴展至各個專科,至今已訓練最少10萬醫護人員。

中心現時亦引入多個模擬場景,如1:1大小的救護車模型、模擬院前車禍及災難事故場景,期望「有咁真實得咁真實」,幫助學員應對現實場景。中心又計劃引入虛擬實境(VR)技術,為有可能在港發生的大型事故及災難,做好準備,期望令香港成為更安全、更健康的城市。

醫管局位於鄧肇堅醫院的急症科訓練中心,今年是成立第30周年。(廖雁雄攝)

一位文職員工在鄧肇堅醫院一間空餘病房創立急症科訓練中心

談到醫管局急症科訓練中心30年的發展,醫管局急症科訓練中心醫學總監蕭粵中用「妙手春風三十載﹐仁心化雨育專才」來形容。他表示,急症科算是較新的醫學專科,到1990年代初,本港在此學科仍沒有系統化的訓練,數位醫學界前輩希望後人可以掌握一些必要的醫學知識、技巧,又剛好1994年鄧肇堅醫院有一間空餘病房,醫管局便在此發展急症科訓練中心,當初僅由一位文職員工創立。

30年來,隨着愈來愈多醫護人員在訓練中心受訓,發現中心的訓練對他們的工作大有幫助,中心多次擴展,至現時已佔該院日間醫療中心兩層的位置,佔地逾14,000平方呎,加入不少設施。

培訓對象亦由急症室醫護 變為普通市民也可受訓

除了佔地大小,中心的規模亦不斷拓展,時至今日,已經有過400位導師,又加入急症室專科以外的培訓,如國際培訓課程、護士模擬培訓等,新冠疫情期間更有社區疫苗接種中心急救課程。中心的培訓對象亦由急症室醫護,變為不同其他專科,近年更開始為其他醫療職系、社福機構等提供訓練,甚至有為普通市民,提供心肺復甦等急救課程。

加入模擬課程為求逼真 1:1救護車、模擬院前車禍 擬引進VR

​​另外,訓練中心亦由當初臨床培訓,加入不少模擬課程,現時有多個模擬場景、儀器,模擬學員於日常工作或生活中有可能面對的情境,務求「有咁真實得咁真實」。除了較為常見的心臟電擊、電腦斷層掃描模擬,中心內亦設有1:1大小的救護車模型,讓學員熟習如何將病人由一間醫院傳送到另一間醫院,更了解當中可能會出現的情況。中心亦有模擬院前車禍及災難事故場景,像真地教授學員救援應對、急救技巧。

培訓中心計劃未來為學員提供更多元化及富真實感的場境,包括引入虛擬實境(VR)技術。培訓中心導師、律敦治及鄧肇堅醫院急症科資深護師莊若蘭表示,VR裝置可模擬空難、船難、爆炸等場景,並設定現場傷者、資源多少,用以訓練醫學控制主任,即災難現場的指揮官,學習如何協調、統籌救援工作。

現提供兒童急症、家居意外培訓 冀增加照顧者培訓

另外,中心現時針對大眾、社福機構、學校等,有提供處理兒童急症、家居意外的培訓。蕭粵中表示,隨着人口不斷老化,長者數目增多,培訓中心下一步希望可以針對照顧者,與社福機構合作,為他們提供培訓。他又指,培訓中心會繼續與社區組織合作,安排參觀,讓更多青少年認識醫護工作,協找吸引下一代的醫護人員,並普及急救知識,令香港成為更安全、更健康的城市。

談到對中心發展展望,未來會否擴建等,蕭粵中表示,現時醫學發展日新月異,若條件許何,樂見培訓中心可以有更大地方、優化設備、人手,為更多醫護人員提供更全面及多元化培訓。

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急症科駐院醫生劉曉昕。(廖雁雄攝)

活用所學救回心肌梗塞病人 東區醫院急症室醫生感滿足

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急症科駐院醫生劉曉昕是培訓中心的受訓醫生,2022年大學畢業的她表示,選擇急症科是因為喜歡救人的感覺,認為急症科是醫院的「掌門人」,有重要角色。她在培訓中心曾參與多個急救課程,形容自己獲益良多。

她又分享自己在急症科的難忘經驗,提到自己曾處理過一個在街上昏迷的病人,送院時已沒有脈膊,經過數次心肺復甦,病人終於回復心跳,惟檢查隨即發現該病人有心肌梗塞,即日將他送到心臟科「通波仔」,病人最終成功獲救。她對於自己可以學以致用有成功感,又形容在生命邊緣拯救生命的感覺十分特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