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圖】貨櫃搖身一變成藝術 長者也塗鴉 青年:未必是叛逆

撰文:陳籽穎
出版:更新:

貨櫃與塗鴉,兩者看似格格不入,昨日(16日)卻有近100人在風雨之下,於葵青8號貨櫃碼頭聚首一堂,拿起噴漆為貨櫃塗上色彩絢爛的圖案,他們來自不同的年齡層,由青年至長者都有。香港國際貨櫃碼頭第四度與蒲窩青少年中心合作,舉辦塗鴉課程。有中學生表示經活動後重新認識塗鴉,明白這並非叛逆的行為,惟有塗鴉導師慨嘆,要令人對塗鴉改觀始終有一定困難。

近百人參與昨日(16日)的塗鴉活動,經塗鴉的貨櫃將隨貨船出海。(盧翊銘攝)
+2
吳國根(中)與羅錦英(左二)笑言當初因好奇心而參與塗鴉活動,現已與同組成員成為密友,每天都會見面。(盧翊銘攝)

塗鴉非年輕人專利

香港國際貨櫃碼頭自2014年開始,舉辦塗鴉課程及比賽,而今年的主題為「多元共融」,參與者7月初接受過基礎課程後,便分成20組,於昨日(16日)將10個標準貨櫃箱當作畫板,令其搖身一變成為各有特色的藝術品。人稱「表哥」、現年70多歲的吳國根,與妻子羅錦英(英姐)已第三度參與這個活動,噴漆、撕膠紙都顯得熟能生巧。他們坦言使用噴漆需要頗大力氣,會較難控制,但認為非常好玩,平日亦欣賞年輕人的塗鴉,不認為這是不良的行為。英姐從遠處再次審視自己的作品,笑言「睇返自己作品都幾開心」,又指就讀中學的孫女曾看過其作品,然後大讚「好勁!」

28歲的Tim是他們的導師,已塗鴉14年,現時會開班教授年輕人塗鴉。他直言「教老人家開心過教年輕人」,因為長者的專注力很強,「課堂完全無冷場。」他表示只要將複雜的概念形象化,例如以魚的骨、肉和皮,比喻塗鴉的草稿、顏色及邊界,老友記便能理解,又笑言活動令他找回教授塗鴉的衝勁。

+1
左起為林倬苓、梁璞豪、古麗瑩及張樂瑤,4人皆是中四學生。(盧翊銘攝)

社會對塗鴉漸趨寬容

就讀中四的張樂瑤聯同另外3名同學,以「打破語言障礙」為題創作塗鴉。她本身修讀視覺藝術,坦言參與是次活動後,理解到塗鴉並非必然是叛逆或憤世的行為,它的表現形式非常多樣,例如有卡通等。縱使天氣陰晴不定,參與者噴漆期間不時下起傾盤大雨,而張樂瑤亦全身淋濕,但她直言塗鴉是興趣,「唔想比落雨影響。」

談到社會對塗鴉的觀感,20歲的塗鴉導師Larry則表示,要令人對塗鴉改觀、認同該文化始終有一定困難。他坦言父母雖已接受自己塗鴉,但至今仍未認同他將此作為事業,但他仍努力向這方面發展,現時會接自由工作、開班、參加市集等。

蒲窩青少年中心自90年代起,為年輕人提供塗鴉訓練,中心經理郭碧珊認同塗鴉能讓年輕人發揮創意及表達自我,從而提高自信,並表示現時已有不少學校與其合作籌辨塗鴉課程,當中甚至包括小學。她又指出,隨着社會對塗鴉的接納程度越來越高,可供塗鴉的媒介亦有增加,此計劃由垃圾桶、大廈外牆發展至貨櫃塗鴉,可見塗鴉並不限於牆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