衞生署:一成受訪婦女患缺鐵性貧血 籲育齡婦女多吃蔬菜水果

撰文:何倩瑜
出版:更新:

鐵質對於人體的氧氣運輸和細胞功能至為重要。鐵攝取不足或鐵流失過多,例如女性在月經期間,可能會導致缺鐵。衛生署今日(16日)發表鐵質水平性報告,發現在15至49歲女性群組(即育齡婦女群組)、約每6人就有1 人缺鐵,而每10人就有1人患上缺鐵性貧血,認為情況值得關注。
衛生署建議尤其育齡婦女進食含鐵質豐富的食物,例如肉類、海鮮、深綠色蔬菜和豆類等,亦建議公眾在進餐時減少飲用茶或咖啡,避免影響鐵質吸收。

衛生署今日(16日)發表鐵質水平性報告,調查訪問逾一萬六千名15歲或以上的香港人口,當中2,072名受訪者進一步完成身體檢查,發現約每6名15至49歲女性就有1人缺鐵。(何倩瑜攝)

衛生署今日發表鐵質水平性報告,調查本港人口的鐵質狀況,共訪問了16,655名15歲或以上的香港人口,當中2,072名受訪者進一步完成身體檢查。

育齡婦女廣義上理解為有生育能力的女性,一般將育齡婦女的年齡界定為15至49歲。今次調查就發現,約每6名15至49歲的婦女(即育齡婦女群組)中,就有1人缺鐵,即代表其血清鐵蛋白數值少於每升15微克;而每10名育齡婦女就有1人患上缺鐵性貧血,即是同時缺鐵和貧血。

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非傳染病處主任何家慧說:「育齡婦女缺鐵唔係一個好嘅現象」,若患上缺鐵性貧血,可能會感到疲倦和乏力,亦會在懷孕早期增加早產和嬰兒死亡的風險。

何家慧指,本地人口(包括育齡婦女)的缺鐵普遍率在5.0至19.9%之間,根據世衞關於使用血清鐵蛋白濃度以評估鐵狀況的指引,屬於「輕度公共衞生問題」範圍。另外,本港育齡婦女有較高的缺鐵和缺鐵性貧血普遍率的情況,與其他高收入國家的相關研究結果亦相若,相信與育齡婦女定期過多經血流失有關。

衛生署:建議進餐時減少飲用茶或咖啡 免影響鐵吸收

何家慧建議,公眾(尤其育齡婦女)可選吃鐵質豐富的食物、進食足夠水果和蔬菜、進餐時減少飲用茶或咖啡,以及缺鐵的高危人士可跟從醫生指示服用鐵質補充劑。

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非傳染病處主任何家慧說:「育齡婦女缺鐵唔係一個好嘅現象」,若患上缺鐵性貧血,可能會感到疲倦和乏力,在懷孕早期會增加早產和嬰兒死亡的風險。(何倩瑜攝)

她解釋指,因為茶和咖啡含有多酚,多酚會鎖住植物來源的非血紅素鐵,以至未能吸收鐵質,所以喝茶或咖啡可能會影響鐵的吸收,因此建議在飯後兩小時後才喝茶或咖啡。

她補充,一般人無需要使用鐵補充劑,鐵質多經由食物攝取,若鐵質太多會引起腸道不適、便秘等問題,建議一般人可以健康飲食為主,對於無症狀及一般風險人士而言,目前沒有科學證據支持常規缺鐵篩查或全面服用鐵質補充劑。

衞生署家庭健康服務營養師鍾蓉文表示,15至49歲的女性平均每日鐵質建議攝取量為18毫克。(何倩瑜攝)

育齡婦女平均每日鐵質建議攝取量為18毫克

衞生署家庭健康服務營養師鍾蓉文表示,15至49歲的女性平均每日鐵質建議攝取量為18毫克;15至17歲的男性為每日16毫克、18至49歲的男性為每日12毫克。她續指,鐵質豐富的食物分為動物來源及植物來源,植物性食物佔日常膳食的大部分,選擇得宜可以提升鐵質的攝取量。

她建議,每天吃5至7兩不同種類的肉、魚、蛋及代替品(如豆類、豆製品);每日最少吃1碗半(煮熟)不同種類的蔬菜;每日最少吃2份水果,餐後可選吃豐富維生素C的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