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家醫院收費|先導計劃推行8年仍欠透明 套餐式收費遙遙無期

撰文:浸大《新報人》
出版:更新:

原文標題《【新聞專題】先導計劃八年 私院收費仍欠透明 套餐式收費遙遙無期》

「你唔會知道收費點收,基本上我每次入院都發現醫院收費係比較混亂 」,因健康問題要經常進出醫院的黃女士慨嘆道。

政府於2016年推出私家醫院收費透明度先導計劃,希望藉此提高私家醫院收費透明度。可惜政策推出至今近八年,仍有私院求診人士表示,政策無助解決收費模糊問題。關注病人權益組織建議,應在全港私院實施套餐式收費,進一步保障病人權益。

本文獲《新報人》授權轉載

(《新報人》為浸大新聞系學生採訪刊物)

黃女士認為,私家醫院收費不透明會打擊她就診的信心。(陳嘉潁攝/《新報人》圖片)

黃女士 2019年在港怡醫院進行切除膿瘡手術後被誤收費用,「就好似做功課要對咁,譬如嗰日我究竟食咗啲咩藥,需要自己都好清楚,先知道有冇收錯。」

黃女士在手術後需於同一部位多次洗傷口,但發現醫院每次收費不同,她遂向醫院索取收費單細項,逐項比較與報價單的差距,才發現洗傷口被劃分成大、中、細三種不同程度。

她就此向醫院職員查詢,雖然最後成功退款,但當時的醫護人員卻向黃女士坦承不清楚收費準則。黃女士認為醫院行政混亂,病人需十分「心水清」才會知道是否有被誤收費。

港怡醫院回覆指,相關費用會因應準備及護理時間、次數及跟進程序等而不同。黃女士說,醫院給病人的單據只會列出每日收費總額,而列明所有細項收費的單據則需病人自行索取。「一般人未必會發現收費混亂,但我曾經從事保險行業,對收費比較敏感。」

病人一般來說只會收到開列總數的賬單,列明各細項收費的單據病人要另外向醫院索取。(陳嘉潁攝/《新報人》圖片)

然而,私家醫院收費不透明的情況並非冰山一角。因腸胃炎而於今年三月清晨時分前往浸信會醫院求診的Coby當時要求入院治療,卻被告知需額外支付三千元費用,而此項收費並沒有於醫院網站上列明。醫院職員當時向她解釋指是因為當值醫生不負責住院事務,要急召專科駐院醫生方能安排住院手績;由於該時段並非駐院醫生辦工時間,因此才有額外收費。

記者向浸信會醫院查詢有關費用,醫院回覆指,24小時門診只提供普通科診症服務,入院服務需交由相關專科醫生診治,再安排入院。若在非辦公時間安排入院,醫生將收取「醫生緊急應診費」,職員提供報價並獲得病人同意,才會進一步安排。

先導計劃涵蓋範圍窄 成效存疑

醫務衞生局指,時至今日,參加先導計劃的私家醫院已由11間增加至14間。計劃要求自願參加的私院在其網站公布30種常見治療或程序的收費,方便病人了解私營醫療服務的收費準則。

中大醫院行政總裁馮康認為,應增加計劃涵蓋的手術種類。他坦言,現在先導計劃包含的醫療項目只有小手術,而大部分風險較高的手術都沒有包括在內;而內科手術難以預測,例如中風的病情易有變化,亦不包括在常見治療項目中,市民因此難以就服務作比較。

先導計劃目前建議私家醫院在其網站公布 30 種常見治療/程序的實際帳單收費,供公眾參考。(網上截圖)/《新報人》圖片)

香港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也同意擴展先導計劃至更多醫療項目,提高私家醫院收費透明度。但他又指,先導計劃雖提供價目表,令市民更清楚私院的收費,並且可以比較不同醫院的價目,找出收費最便宜的;然而,很多時候病人都會先找適合自己治療的私家醫生,再去找他們掛單診治的私院;如果醫生掛單的醫院只有幾間,但都不是在收費便宜的醫院,這就變相限制了病人的選擇。

彭鴻昌續指,即使先導計劃推出多年,但仍收到市民求助和查詢,「我哋最常聽到嘅係,最後埋單找數時,跟一開始醫生同佢哋講嘅收費預算有出入,又或者收到單據時,唔清楚點解係咁嘅數目。」

彭鴻昌解釋,提供預算並非完全等於報價,因病情難以掌控,費用總數最終會根據病人實際情況而定,沒有辦法確定所提供的預算與最終價錢相同;「不過無論是報價還是預算,對病人來說'最重要係有清楚明確嘅價錢,令他們可以有心理及財政的準備。」

彭鴻昌認為,政府或需介入才可令全港私家醫院落實套餐式收費。(陳嘉潁攝/《新報人》圖片)

套餐式收費難普及風險過大?數據不足?

政府早於2011年起批出土地發展新私家醫院時,已表示會與私家醫院簽訂服務契約,要求提供一定比例套餐式收費,以提高收費透明度與確定性。現在全港僅中大和港怡醫院落實了套餐式收費,為部分醫療服務提供全包式的醫療套餐。

政府在去年12月與兩間醫院修訂服務契約,擴大套餐式收費服務,除住院服務外,同時涵蓋日間服務。彭鴻昌觀察到套餐式收費仍未普及,又指即使落實了套餐式收費,仍會出現最終價格高於套餐價格的情況。以黃女士的情況為例,在她入住港怡醫院時,醫院報價只包括兩日住院費用,若要安排第三日住院,便會再額外計算。

彭鴻昌建議應在全港私院落實套餐式收費,他解釋,現在私院採取的是拉上補下的做法,對低風險的病人收取較高的套餐式費用,以彌補高風險病人可能造成的損失;因此低風險病人會傾向去較實惠的醫院,而這些醫院不一定有套餐式收費,變相令提供套餐式收費的醫院需承擔更大風險;他表示,當全港私院都實行套餐式收費,便可擴大「風險池」,攤分風險。

但馮康認為,香港大多數病情複雜的病人都會在公立醫院就診,變相拉上補下的需要並不大。他續指,如果收取套餐價,但病人治療過程順利而可以提早出院,醫院亦可節省相應成本。

馮康表示中大和港怡醫院都採用套餐式收費,但形式會有所不同。 (陳嘉潁攝/《新報人》圖片)

馮康直言,在全港私家醫院落實套餐式收費有困難,因私家醫院需要自負盈虧,及考慮風險問題。他說,套餐式收費要求私院向病人提供一個全包的價錢,私院要自行承擔虧損的風險,因此需要一個龐大的數據庫以根據病情風險等級作估價。

另外,有別於保險制度以個案支付形式運行的國家,當病人因病情嚴重而需要更多治療時,所需費用都會在保險的涵蓋範圍中。反之在香港,整個風險都會落在私院、甚至是個別醫生身上。

醫衞局回覆指,政府一直致力提高私營醫療機構收費透明度。醫衛局正與計劃重建的香港浸信會醫院及播道醫院商討實施最低限度規定,落實套餐式收費要求;此外,近年不少私家醫院也自行因應其營運模式,主動推出各種套餐服務,以回應市場需求。

記者:李春燕、陳嘉潁

編輯:陳鈞延

指導老師:陳景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