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創產業發展處成立 霍啟剛:會否為文化團體覓場地?
身兼香港藝術發展局主席的立法會議員霍啟剛在「01論壇」撰文指出,本港的演出場地和配套設施不足,又缺乏發展藝文場地政策,或鼓勵民辦場地等計劃,恐成為窒礙文旅經濟發展的關鍵。
體育、演藝、文化及出版界的霍啟剛在文章〈場地不足成文旅發展絆腳石 從上海新演藝空間中反思求變〉中表示,香港的大型、中型及小型場地十分匱乏。「隨着九龍灣國際展貿中心最後營運至6月30日,香港大球場亦改建在即,令本港可舉行活動賽事及表演的場地又減少兩個;預計明年才啟用的啟德體育園,雖可容納多達5萬名觀眾,惟鄰近交通配套和餐飲設施不足等問題仍未解決。」
過去,無論是香港本地劇團或希望到港展覽的內地、海外團體,擬申請演出場館,往往因香港場地預約爆滿而苦惱。甚或無緣舉行,這無疑影響了文化藝術在港落地,不利香港鞏固「盛事之都」的定位。
霍啟剛早前到上海拜會了文旅官員和多位演藝場地負責人,參觀了亞洲大廈、世茂廣場及第一百貨的演藝新空間。他提及這些「新空間」在疫情期間,從舊式辦公大樓或人流大減的購物中心,改建轉型為小型劇場,通常只有一百至幾百個座位,以作為替專業劇場的補充定位,吸引年輕人蜂擁而至,帶動了附近商戶的消費,讓整個社區聚集人氣、重新活力起來。
他在文章中問到,「政府能否推出針對性政策條件,或善用已有的設施、或鼓勵商界釋放更多空間給文化團體,為文化行業提供條件發展。例如會否在剛改組的文創產業發展處加入新的職能,為有意開拓空間的團體找尋合適地方,並為他們對接各個政府部門,解決申請牌照上的種種疑難?」
霍啟剛又建議香港和內地很多場館、藝術家等行業領域進行互動,認為特區政府應盡快與廣東省政府協調,落實《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和旅遊發展規劃》中提到的各項目標,從共同舉辦活動到打通文化藝術的合作機制,為推動大灣區文化產業發展走出重要一步。
霍啟剛在立法會民政及文化體育事務委員會已要求討論制訂本港長遠文化政策的事宜,包括「文藝創意產業發展藍圖」、推動文化藝術的發展和交流,以及推動本港藝術科技發展的措施,惟討論時間尚未確定。另外,委員會去年6月曾要求政府當局就「體育及康樂設施五年計劃」下的項目的落實進度提供詳情,但至今仍待政府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