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管網約車|Uber:未被諮詢盼與政府溝通 倘發牌冀靈活處理

撰文:何瑞芬
出版:更新:

政府下月公布規管網約車研究,的士與Uber等網約車再揭爭議。Uber香港區總經理鍾志霆表示,參考Uber在世界各地經驗,相信網約共乘與的士可以找到合適方法共存,但首要保障司機有靈活的工作框架,若政府考慮為網約車發牌,取牌條件設下工作時數等要求未必適合,但同意可設立一些安全準則。

他又說,Uber積極與政府溝通,但政府未就網約車規管事宜諮詢Uber,期望與政府商談合適方案,推動「Uber+Taxi,Better Together」的願景。

Uber香港區總經理鍾志霆表示,參考Uber在世界各地經驗,相信網約共乘與的士可以找到合適方法共存。(何瑞芬攝)

不少Uber司機重視靈活工作空間 冀網約發牌條件不規管工時

今年是Uber進軍香港十周年, Uber香港區總經理鍾志霆今日(24日)與傳媒會面,提到對政府規管網約車,指Uber在1萬多個城市推行,強調網約車有許多不同模式可與的士業共存,包括有合理汽車標準、優質客戶服務,靈活的收費,更重要是提供靈活工作框架予司機。

鍾稱,不少Uber司機反映最重要有靈活工作空間,例如部份司機視Uber是副業,也有司機一星期駕駛時數不多,甚至疫情期間,不少人失業後駕駛Uber維生,提供許多不同形式的工作機會。他指,若政府考慮向網約車司機發牌,取牌條件應以靈活為主,最重要保障其靈活工作的空間,如果有工作時數要求或有困難。

Uber香港區總經理鍾志霆表示,參考Uber在世界各地經驗,相信網約共乘與的士可以找到合適方法共存。(何瑞芬攝)

稱新加坡引入Uber後 的士業規模無縮小

鍾志霆重申,希望有「win win win win」方案,包括政府、的士司機、車主等在內都可共贏。他舉例指,澳洲目前要求點對點出行須多支付數元,相關金錢會放到類似一個基金中,反饋予當地的士業界。他稱不同地方不一,正檢視有何解決方法適合香港,但指新加坡引入Uber後,的士業規模也無縮小,因的士可以在街截客,仍有一定優勢,網約共乘則只有點對點截客。

問及業界放蛇捉白牌車、政府打擊白牌車事宜,他再三強調希望網約車與的士共存,希望能支持司機,又稱過去10年已在港接載約400萬名乘客,超過香港人口一半,大部份乘客覺Uber為香港帶來益,目前也有逾萬名Uber司機。

至於滴滴出行、高德打車先後打入香港市場,以及的士車隊制的推行,他認為是好事,提供良性競爭,也認同的士車隊制可提升的士業服務質素。

的士業界早前開始禮貌運動,禮貌大使在銅鑼灣時代廣場的士站,向司機跟乘客派發宣傳單張和紀念品。(資料圖片/江麗盈攝)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