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紮師兄|前奧運風帆代表出班 學堂將勤補拙 「勉強會有幸福」

撰文:林幸言
出版:更新:

香港警察學院今日(22日)舉行結業會操,前奧運風帆港隊代表梁灝雋以見習督察身份「出班」。曾在仁川亞運贏得銀牌的梁灝雋指出,風帆及警務工作最大分別,個人運動是與隊友競爭,但警隊工作單憑一人之力無法完成任務,需要團隊。梁灝雋又引用警官的寄語「勉強會有幸福」,因自己不擅長讀書,學堂訓練每日都很「勉強」,在付出努力後,如今一切都值得和感到幸福。

榮譽警棍得主冼亭彬在8年前成為警員,曾經拯救墮海男子,獲得市民掌聲和歡呼聲,「當時我就發現,市民其實好支持警察救急扶危嘅工作」。

梁灝雋認為運動員自律的性格非常適合投身警隊。(黃浩謙攝)

梁灝雋曾是香港滑浪風帆代表隊成員,曾出戰2012年倫敦奧運,並於2014年的仁川亞運獲得銀牌。他於2019年退役,擔任港隊教練至2022年。前年,他透過警方的運動員招募計劃(SPREAD),認識到警務工作的多元,認為成為警察很有挑戰性,「本身我係一個好鍾意挑戰自己嘅人,佢有好多唔同位置可以發揮到自己所長。」故他決定離開涉獵近20年的滑浪風帆,尋求一份穩定和有意義的工作,加入警隊。

「運動員個性格好自律,適合警務工作」

「本身運動員個性格,我覺得係好適合做一個紀律嘅工作,即係警務工作啦,因為我哋以前每一個都好自律咁去訓練,咁而我覺得警務嘅人員係好需要自律」他認為自律代表紀律和誠信,而這種特質更能令自己適應警務工作,能提高市民對整個警隊的信心。

梁灝雋多次代表香港作賽。(香港滑浪風帆隊圖片)

風帆是個人運動 但警隊需要團隊

他指滑浪風帆是一種個人運動,不太需要團隊合作,「個人嘅運動項目可以理解到就係,我嘅隊友其實都係我嘅對手啦。咁所以我係活喺一個好長時間都係,某程度唔係咁想同一個團體合作嘅個性嚟嘅。」

有別於滑浪風帆,梁灝雋認為在警務工作中,單憑一人之力無法完成任務,需以團隊形式進行。在訓練中,他覺得要以有效的方式聯繫團隊非常困難,亦是需要訓練的原因。他指,經過教官的教導和訓練,漸漸地培養到領導才能。

梁灝雋指自己以往代表香港出賽,為這個地方取得成績,非常有成功感,現在投身警隊,要用自己的能力守護社會和家人的安全,認為非常有意義。

香港警察學院今(22日)舉行結業會操,其中包括退役奧運風帆選手梁灝雋(右一)和榮譽警棍得主冼亭彬(右二)。(黃浩謙攝)

自言不擅讀書 每日訓練都很勉強

梁灝雋引用警司對他們説的話作為給予下一屆學員的寄語「勉強會有幸福嘅」,他指自己不擅長讀書,訓練的每一天都是很勉強的,但他依然覺得值得和幸福,並指只要堅持向着目標前進的話,不論成果如何,回憶也十分值得珍惜。

冼亭彬認為警察能幫助到社會上有需要的人,並稱是他自小的志願。(黃浩謙攝)

榮譽警棍得主曾跳海救人 獲得市民掌聲

榮譽警棍得主的見習督察冼亭彬在8年前成為警員,受同為警務人員的父親薰陶,聽説父親調查工作的見聞後,認識到警隊工作的多元,認為警察能幫助到社會上有需要的人,成為警員是他自小志願。

他分享前年8月拯救墮海男子的經歷,稱在執法行動期間聽到有人墮海,迅速趕到現場,「咁可能係我身為警察嘅呢個身份,我嘅工作同埋我嘅使命感,咁我就毫不猶疑,就跳落海裏面拯救嗰名男子」。

冼亭彬認為市民其實很支持警察救急扶危的工作。(黃浩謙攝)

「市民其實好支持警察救急扶危嘅工作」

冼亭彬稱,與墮海男子乘上救生艇後,聽到岸上傳來非常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當時我就發現,市民其實好支持警察救急扶危嘅工作」,他相信只要保持專業精神,便能拉近警民關係,維持市民對警察的信心。

冼亭彬稱,當時與墮海男子在水中等待消防的救生艇的時候,得知男子跳海因失戀,感到情緒低落,當時已是連續第二日到同一個位置輕生。冼亭彬覺身為警察,不但有責任拯救生命,還有義務開解失落的人,阻止他們輕生,否則墮海事件無法停止。他慶幸自己當時有開解男子,翌日相同位置亦再無墮海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