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安醫院慈善基金「金睛火眼」行動 全額資助長者白內障手術

撰文:蕭通
出版:更新:

白內障是長者常見眼疾之一。據香港大學統計,高達七成介乎70至79歲的長者患有白內障,但僅4.8%接受手術,公立醫院輪候手術時間甚長。為協助長者及低收入人士盡早重拾光明、省卻冗長輪候,港安醫院慈善基金—荃灣理事會宣布,計劃於未來兩年通過「金睛火眼慈善籌款行動」,全額資助400隻眼睛的白內障手術,料約400名合資格人士受惠。

公院輪候近6.9萬宗 平均11個月以上

目前,於公立醫院眼科輪候白內障手術的個案有68,819宗,病人一般需要等候11至13個月,部份新界西病人甚至要等待4年。

港安醫院慈善基金—荃灣理事會主席蘇陳偉香指出,不少白內障病人排隊數年,仍未能接受手術。理事會因此啟動「金睛火眼慈善籌款行動」,希望能針對性協助患病長者。該理事會並鼓勵善長仁翁支持,令更多病人受惠。

計劃包括一次手術前檢查、局部麻醉白內障切除手術,及3次手術後檢查。有關手術及檢查將於香港港安醫院—荃灣內進行。

受助者:雙眼回復正常視力 改寫了人生下半場

70歲獨居長者潔群姐,是該計劃受助者之一。她兩年前確診雙眼都患有白內障,但因種種原因,短期內未符申請公立醫院手術的資格。她曾出現視網膜脫落,及患有黃斑病變,擔心病情況急轉直下,於是尋找支援。

透過朋友介紹,潔群姐得悉「金睛火眼慈善籌款行動」並嘗試申請,一個星期便獲批核資助。其左眼於去年5月接受手術,最近右眼亦已在資助下完成手術。她表示,閱讀是她消磨時間的主要活動,「我每天都閱讀兩至三小時,但近年視力愈來愈模糊,起初我以為是眼鏡度數問題,但視光師說這是白內障。平時看不清楚,閱讀也少了,情緒亦愈來愈差!」

潔群姐手術後非常開心,她說:「簡直是改寫了我的人生下半場。手術後,雙眼回復正常視力,我報讀了社區中心的社會服務課程,充實人生。如果沒有荃灣港安的幫助,我應該不會再讀書。」

「金睛火眼慈善籌款行動」申請資格

* 年滿65歲或以上之香港永久性居民;

* 正在公立醫院輪候,或經醫生確診患有白內障;

* 正領取綜援或通過瑪利亞基金 / 關愛基金醫療援助項目入息及資產審查的低收入人士;

* 身體狀況穩定,如長期服用藥物,須提供病歷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