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認識精神科藥物
都市人生活步伐急促,面對家庭、學業或工作等壓力,或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精神健康問題。這些情緒困擾就像傷風感冒,人人都可能會經歷過,有需要時應諮詢精神科醫生,透過藥物治療及改善。適逢五月是「精神健康關注月」,筆者嘗試從藥劑學角度,和大家談談藥物如何幫助受情緒困擾人士,讓他們重拾正常生活。
撰文:港怡醫院藥劑部經理伍文強
科學研究發現,精神健康疾病患者的大腦腦細胞出現異常,導致腦細胞之間傳遞訊息的化學物質失衡。本港常見的精神健康疾病包括抑鬱症及思覺失調等,其中抑鬱症患者會長時間出現情緒低落、喪失興趣、低社交意欲及疲憊等症狀;而思覺失調病人則會有幻聽、幻覺、妄想等。嚴重者可能影響正常生活,需要精神科醫生的介入及協助。
針對腦內的神經傳導物質的失衡情況,病情可透過藥物治療作出調節。以抗抑鬱藥為例,此類藥物可加強腦細胞之間「血清素」的傳送,以增強血清素的功效。至於抗思覺失調藥,主要是透過調節腦內過剩的「多巴胺」物質,從而抑制出現妄想等情況。
精神科藥物並非特效藥,身體需時逐步適應用藥後的不同反應,包括副作用。臨床觀察發現,部分病人對藥物認知不足,例如自覺藥物副作用大、藥物短時間內無效等,因而抗拒服用。作為藥劑師,我們會向病人詳細地講解藥物的療效進程、注意事項,並清楚說明藥物可能帶來的副作用,讓他們對療程期間的變化有所預期;我們亦鼓勵病人反映用藥後的身體狀況,並表明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再作調整,期望藉著高透明度的溝通,增加病人服藥的依從性。
醫生處方精神科藥物時,通常需要數星期觀察病人的適應情況,從而評估藥物是否有效,並視乎情況調節劑量或轉藥。抗抑鬱藥一般需時二至四個星期,抗思覺失調藥則需時更長。醫生亦會因應病人不同的生活習慣而調整用藥,對於過度思考而失眠者,可處方帶睡意副作用的藥物。此外,抗抑鬱藥發揮藥效初期會提高患者的精力,病人或會在適應期內自覺體力充沛,但因腦內的神經傳導物質未經調節而提不起勁、悶悶不樂,此階段病人有機會誤以為藥物無效,較易令病人產生自殺念頭,病人及其親友必須多加留意。我們也會提醒病人按時按量服藥,不應在自覺病徵消退時自行停藥,否則病情容易復發,甚至變得更嚴重,屆時重新開始治療將變得困難。
精神科藥物的療程因人而異,用藥時間可能會較長,部分人或需終身用藥。我們明白長時間用藥或會對病人造成困擾,其實精神健康疾病與慢性疾病相似,很多時未必能百分之百治癒,但病人可與病共存,只要及早發現和治療得當,加上定期覆診及正確用藥,就能恢復正常生活。
現時精神科藥物不斷改進,以往常見的藥物副作用如頭暈、小便困難、便秘、手震和肥胖等,現已變得相對可控及輕微。病人用藥的頻率亦減少,例如只需每天服藥一次,無須「按三餐」時間用藥。現時有些新型藥物可用於治療病情嚴重的抑鬱症,當病人多次轉藥仍療效不彰時,病人可與醫生商討,輔以噴鼻形式用藥,期間需接受約六小時的血壓指數等監察,讓醫護人員密切監察藥後反應。
大眾或普遍擔心藥物所帶來的副作用,但部分病人抗拒服用藥物,卻是因為它的療效。筆者多年前遇到一名病人,他真切地分享自己非常懷念未服藥時那種不用睡覺的感覺,恍如有「超能力」一樣;亦有一名思覺失調病人,他多番抗拒服藥,經深入了解後,發現他原來不想失去因幻聽和幻覺而產生的虛擬「朋友」。醫護人員此時更需要抱持同理心與病人溝通,避免否定病人的觀點和感受。經醫護人員循循善誘後,病人最後樂意轉用新型針劑,只需每月打一針,以控制病情。
作為藥劑師,我們希望可以利用專業藥理知識,分擔和化解病人的苦惱,有時甚至能協助病人調節出更適當的治療。曾有高血壓病人在服用血壓藥後,回來表示處方錯誤、藥物未有被消化,並即場展示一個盛有糞便的膠袋,袋中可見藥物膠囊外殼。筆者解釋此為該緩釋型藥物的正常現象,病人仍堅持己見,並透露自己已將藥物放進洗衣機清洗過但外殼仍不融化。在交流過程中,筆者注意到病人可能出現精神健康問題,故轉介病人到精神科跟進,病人亦因此獲得適切治療。
「01醫務所」與港怡醫院合作,隔周五刊登由醫護人員撰寫的專欄《醫健怡情》。港怡醫院致力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同時本著全人關顧的理念,為病人帶來個人化的護理。港怡醫院作為私營教學醫院,亦一直為本港培育專業醫護人才作出貢獻。
醫護人員透過專欄分享醫學及健康資訊,讀者細心閱讀文章,增廣見聞之餘,亦能感受醫護維護民康的點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