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二胡中大音樂系畢業生加入入境處 以巴衝突助80宗求助港人撤離

撰文:洪芷菁
出版:更新:

入境事務處正進行招聘。兩位來自不同學科背景的年青人,一位曾是拉二胡的大學音樂系畢業生,另一位曾做護士,他們因追求多元化的工作環境,在同一年間投考入境事務主任並任職至今。他們分享,去年以巴衝突爆發時,如何日以繼夜協助滯留當地的港人;在駐守廣東期間,如何協助在一宗嚴重交通意外支援受傷的港人及其家屬。

入境事務主任呂嘉陽(左)現駐守協助在外香港居民小;入境事務主任鄭苑儀(右)現工作於執法部專責調查小組。(洪芷菁攝)

畢業前一年投考在面試止步 4年後再試始成功

現年33歲、於2017年加入入境處至今的入境事務主任呂嘉陽,畢業於中文大學音樂系,主修二胡。他在畢業前一年曾投考入境事務處,但在面試階段失敗,相隔四年後捲土重來,始獲錄取。

他現時駐守於協助在外香港居民小組,印象最深刻的是去年以巴衝突爆發期間,在短短數日內收到80多宗在以巴當地港人的求助,形容對團隊是最大的挑戰。

助求助者撤離至鄰近國家或地區 感受家屬心情

呂嘉陽稱,當時團隊與駐當地的中國使領館保持緊密聯繫,不斷更新求助者位置資訊,讓求助者撤離至鄰近國家或地區,日以繼夜地工作及安撫在港家屬的情緒,「可以體驗到成班人一齊,點樣真心為當地受困或者有急切需要嘅求助人,去幫助佢哋離開。」

+1

在此前,呂嘉陽亦曾於身份證(行動支援組)負責規劃設計9間換證中心,看着由工地建成為中心,他表示猶如「望住親生仔出世」。他表示,在入境處工作收穫了滿足感,加上服務範圍廣闊,涵蓋由出生至死亡的事務,加上每三至五年便轉換崗位,認為這份工作穩定之餘亦富挑戰性。

現年32歲、同樣於2017年加入入境處、追求多元化工作的入境事務主任鄭苑儀,畢業於香港大學護理學士學位,其後曾任職註冊護士一年後,因覺得工作環境單一,加上身邊有朋友投考紀律部隊,故萌生入行的念頭。

她曾於廣州駐粵辦入境事務組工作約三年,去年某天晚上接獲有港人在廣東遇到嚴重交通意外,導致死傷,當晚便前往醫院為傷者家屬提供心理支援、陪同處理後事等,事後亦獲家屬致信感謝。

+2

鄭苑儀曾於簽證及政策部工作,今年4月被調派到執法部專責調查小組,「我唔想自己停留於……我望返五至十年前,都仲係同一個自己。」

她是曲棍球港隊運動員,自2015年加入港隊,在去年駐粵辦工作期間代表港隊參與杭州亞運會。她憶述備戰期間,收工後便趕回香港受訓,休息時間不足,但她堅守着兩種身份的責任,亦獲部門的支持。

投考注重體能 鄭苑儀:多加訓練便能達標在望

投考入境事務主任需要通過體能測試,鄭苑儀指曾有朋友起初僅獲零分成績,但隨着半年與她互相督促加強運動訓練,朋友比合格成績還高出三、四分,故勉勵後者多加訓練便能達標在望。

呂嘉陽則提示,如未能做出正確的動作姿勢,該次數不會被計算在內,有機會導致不合格,需要留意。

呂嘉陽(左)建議考生面試前除有充足準備,更重要的是保持一顆平常心,而鄭苑儀(右)建議加強運動訓練,便能在體能測試達標。(洪芷菁攝)

申請一年工作假期前往倫敦做酒保工作以提升英語能力

至於面試環節,呂嘉陽透露首次投考主任一職失敗,因為英文能力不足及表現緊張。為了提升英文水平,尤其聽說能力,他特地申請一年工作假期前往英國倫敦,覓得一份酒店酒保工作。對於如何舒緩面試壓力,他直言考官發問時,必定會一直問到面試者不懂回答為止,藉此測試考生在面臨壓力下的表現如何,故建議考生除有充足準備,更重要的是保持一顆平常心,否則越急切想要成功,會影響表現。

呂嘉陽(左)及鄭苑儀(右)均在2017年加入入境處。(洪芷菁攝)

入境事務主任公開招聘至今年6月3日結束,今個財政年度招聘目標為100位,相比去年招聘多20位。去年共6,333宗申請,有79人獲取錄,取錄人士學歷全部為學士學位或更高學歷,男生佔63%,而女生佔37%,而取錄人士年齡範圍在21歲至30歲或以上。

入境事務助理員則全年招聘,今個財政年度招聘目標為280位,截至今年4月30日,共收889個申請及有29個人獲取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