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永青評《都市日報》賣盤:行業惡性競爭 《am730》只死在我手
在港歷史最悠久的免費報《都市日報》,短期內賣盤易手機會甚大。本港免費報市場現時只有4份,競爭激烈。其中一份《am730》創辦人及主席施永青接受《香港01》電話訪問,他指免費報經營環境根本是「僧多粥少」。他批評,近年行內在廣告收費上出現惡性競爭,對手「蝕本都唔執笠」,或有商業以外目的,但做法嚴重破壞商界應有的優勝劣敗機制。
被問到在困難的經營環境下《am730》是否同樣會有賣盤的一日?他斬釘截鐵說:「我賺錢點會賣?」他並補充謂:「我間公司只會死在我手裡,絕不會『衰咗』仲賣俾人。」
本港現時只有4份中文免費報章,以2002年創立的《都市日報》最為歷史悠久。其餘3份包括《頭條日報》、《am730》及《晴報》。施永青說,自己在2005年創立《am730》,營運23個月後開始賺錢,及後收益逐年擴大,至3年前始見頂,盈利有回落,但仍然有錢賺。
受廣告減價戰影響
創立《am730》逾10年,談起免費報經營生態,施永青批評,近年行業惡性競爭嚴重,廣告收費牽減價戰。他說:「行家惡性競爭,減廣告費去搶(客戶),可能他們(行家)又賺唔到錢,唯有『谷高』個市佔率,先嬴個勢,但變咗無錢賺。」
施永青指,《都市日報》曾經是廣告收費最高的免費報,但約3年前開始減價,然後《晴報》亦跟隨,《am730》迫於無奈下,唯有下調廣告費。他透露,在減價戰下,有免費報廣告收費「連印刷費都不夠」。他說,《晴報》發行量比《am730》多約10萬份,但據了解廣告費卻更便宜。
嘆市場只可容納3免費報
良幣驅逐劣幣,是商業自然調節過程,但免費報生態未必如此。施永青說:「市場本來僧多粥少,死幾個和尚,就夠粥食。但你(蝕錢)又唔死(倒閉),大家『鬥頂』,無咗優勝劣敗機制。」他又批評,部分免費報「明明蝕本都要找人去承接,承接的人又繼續『頂爛市』」。
他認為,本港市場現時實際上最多只可以容納3份免費報,市場繼續萎縮,將來市場或只可以容納2份,但對手「蝕本都唔執笠」,可能有商業以外目的,因為報紙影響力大。他強調:「有讀者,便有政治影響力。」
既然經營環境困難,那麼施永青是否會有出售《am730》的一日?他斬釘截鐵地回應:「我(《am730》)賺錢,點會賣?」
記者進一步追問,是否一旦蝕錢,便會考慮賣盤?他回答說,絕不會「衰咗」仍然賣盤:「我間公司(《am730》)只會死在我手裡,都不會賣畀別人(買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