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白海豚「一屍兩命」擱淺南丫島 環團:情況令人震驚、憂慮

撰文:黃靜薇
出版:更新:

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表示,今日(2日)接到市民通知,跟進一宗於南丫島桔仔灣的中華白海豚擱淺個案,該雌性的成年中華白海豚身長2.45米,擱淺時已屬嚴重腐爛,基金會人員到場解剖時發現體內有一條未出生海豚,身長1.02米,暫未能確定海豚死因。
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WWF)環境保護經理(海洋)李美華對於有中華白海豚一屍兩命,表示震驚和心痛,「香港幼豚數目已是近20年的新低點,低新生率好影響長遠海豚族群嘅生存率。」

鯨豚擱淺行動組的成員解剖時,發現海豚體內有一條長約1.02米的海豚BB。(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鯨豚擱淺行動組提供)

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表示中午12時接報跟進一宗於南丫島桔仔灣的擱淺個案,有關職員到場後,發現該條擱淺海豚屬雌性成年,身長2.45米,情況屬第四級,即嚴重腐爛。

由於海豚屍體積較大,難以運輸,鯨豚擱淺行動組現場將該條海豚解剖,發現體內有一條已夭折的小海豚,身長1.02米,職員其後將頭顱、胸鰭、內臟及已夭折的小海豚運返海洋公園,作進一步檢驗,以便了解死因。

料兩周內可知死因

WWF環境保護經理(海洋)李美華指得悉一屍兩命的消息時感到震驚,因根據漁護署上周公布的「中華白海豚監察報告」,中華白海豚的數目估計僅餘47條,幼豚整體比率已跌至自2002年的新低,顯示海豚處於低新生率,「又再次出現一屍兩命,對海豚數目上好大衝擊。」她指愈來愈少海豚BB出生,反映族群老年化,或導致繁殖率低等情況出現,令人憂慮。

她續指有很多原因導致海豚擱淺,或因船隻撞擊或體內有寄生蟲等,需等待解剖後的死因結果,難以從海豚的表面狀況判斷,一般而言,以磁力共振檢驗,可於兩周內得出死因結果。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