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管局研討大會冠蓋雲集 邁步醫療創新里程

撰文:01醫務所
出版:更新:

過往我們多番談論的人工智能技術(AI)和數碼化智慧項目,在不少醫院已應用了一段時間。整合所有智慧元素加上引入新型醫療科技,建立綜合服務模式,做到讓「智慧更上一層樓」,這更會是未來發展的大方向。

撰文:醫院管理局研討大會程序委員會主席蘇潔瑩醫生

醫護團隊根據病人的手術位置預先製作3D模型,進行模擬訓練,有助更精準和高效率計劃手術路徑。(醫管局圖片)

醫院管理局每年5月都會舉行研討大會,今年的研討大會明日起一連兩天於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超過160位來自海外、內地和本地的專家會於約60個分節中擔任講者,就不同專題與會眾分享專業意見和經驗,參與的講者是歷來多。醫管局多年來積極推進科技發展,取得顯著成果,我們將再進一步引進新型醫療科技,而今次研討會重點之一亦是討論及分享這個議題。

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東區醫院)神經外科兩年前設立複合式手術室,設有高規格的術中電腦掃描造影系統及機械臂血管造影機,很多相對複雜的神經血管手術,都需要配合放射診斷及介入治療進行。複合式手術室可支援相對複雜、緊急和需要放射介入治療的手術,以往要分開不同專科及程序進行的神經血管治療,現在可於手術室內,由跨專科團隊同時合作進行,省卻將病人來回運送至放射科,節省時間、提升手術準繩度及病人安全。

複合式手術室設有高規格的術中電腦掃描造影系統及機械臂血管造影機,跨團隊可於同一手術室為病人進行手術。(醫管局圖片)

除了設立複合式手術室,東區醫院亦同時使用AI作中風個案篩查,協助檢視電腦掃描造影影像,篩查及識別中風病人。為讓跨團隊能於術前進行模擬訓練,醫護團隊會運用3D打印技術,配合真實的電腦掃描(CT)、磁力共振(MRI)和正電子電腦掃描(PET-CT)數據,根據病人的手術位置預先製作3D模型,進行模擬訓練,這有助更精準和高效率計劃手術路徑,令手術更安全,減低併發症風險。

醫管局「以人為先」,致力建立面向未來的工作團隊,以把握新科技世代的機遇,塑造持續優質的臨床培訓和醫療服務。以上種種的新型醫療科技,為神經外科建立「綜合服務模式」,整體優化複合性神經血管服務,正正與我們的宗旨相輔相承,以病人為先。

每年的醫管局研討大會,亦是肯定和表揚傑出員工的重要場合。今年合共有22位員工及7個團隊獲頒傑出員工、團隊及優秀青年獎。

醫院管理局。(資料圖片)

《香港01》「01醫務所」與醫院管理局合作,逢星期三刊登由醫護人員撰寫的專欄《園遊。杏林》。

「杏林」出自三國時代名醫董奉的故事,後世以「杏林」稱頌醫護,數位來自醫管局的杏林中人帶領看倌園遊杏林大觀園,透過文字細數杏林人、杏林事,分享箇中點滴緣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