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嶼中華白海豚數創14年新低 環團:與填海及發展工程有關

撰文:李慧妍
出版:更新:

中華白海豚的生活環境備受威脅,一年間大嶼山四個調查區域海豚數目,由65條減至新低47條,較去年急跌27%,錄得14年來最低數字。而幼豚數目僅得17條,跌勢為其存活率響起嚴峻的警號。
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WWF)指,現時大嶼山一帶水域進行填海及發展工程,嚴重破壞附近的海豚棲息地,加上海上交通日趨繁忙,其中高速船引擎所產生的水底噪音,干擾海豚回聲定位能力,影響其存活率。漁護署解釋,中華白海豚活動範圍等受到沿岸發展的威脅,或與海豚的食糧分佈與資源改變相關。

海上交通日趨繁忙,尤其高速船對海豚帶來干擾及壓力,為其存活率帶來嚴重影響。(資料圖片 / 吳鍾坤攝)

中華白海豚現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據漁護署2016至17年的海豚監察報告顯示,去年4月至今年3月期間,研究人員共進行178次樣條線船上調查,於大嶼山一帶水域包括大嶼山東北、西北、西及西南水域,所錄得的海豚數目跌至47條。漁護署指,2016年的中華白海豚的各項數據中,均創下2002年以來的新低,但署方解釋原因時,則稱「未知是否與人為活動造成的干擾、或與海豚的食糧分佈與資源改變相關。」

由於海豚常出沒於西大嶼山和西南大嶼山一帶水域,WWF認為現時大嶼山一帶水域進行填海及發展工程,嚴重破壞附近的海豚棲息地,加上日趨繁忙的海上交通,尤其是高速船,均對海豚帶來干擾及壓力。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環境保護經理(海洋)李美華表示,「高速船引擎所產生的水底噪音,會干擾海豚回聲定位能力,連串騷擾減低海豚的生活質素,對香港僅存的海豚構成嚴重的威脅。」

據漁護署最新報告指出,本港一年間海豚數目,由65條減至47條,較去年急跌27%(資料圖片 / 吳鍾坤攝)

另外,據漁農自然護理署最新年度海豚監察報告指出,去年研究期間只發現17條幼豚,佔被目擊海豚總數量的1.4%,對比起2008年的近8%,幼豚數下降將導致其種群縮小、出現近親繁殖以及海豚種群分散等後果。香港海豚保育學會會長洪家耀透露,大嶼山東北已連續兩年錄得海豚零出沒,「港珠大橋完工後未有足夠時間恢復生態,沒有海豚返回,加上機場三跑又動工,和高速船影響下,對海豚生存可謂雪上加霜。」他認為,政府應盡快在大嶼山西面水域設立大型海洋保育區,將沙洲及龍鼓洲海岸公園,與擬建中的西南大嶼山海岸公園及索罟群島海岸公園連接。

港府去年公布《生物多樣性策略及行動計劃》,承諾將在未來4年,為中華白海豚制訂「物種行動計劃」,以加強對海豚的保育。現時WWF亦在大嶼山一帶水域進行水底聲音研究,調查海豚數量,及海上交通對海豚的影響,及後編制一份噪音密度地圖和模擬碰撞風險圖,以提出保育方案。

環評報告指,評估區內發現在香港出沒江豚和中華白海豚。(資料圖片 / 吳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