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adShow熄機・一】節目硬銷、無限loop致死 學者︰近20年不變

撰文:甄挺良
出版:更新:

「陪伴」巴士乘客十多年的RoadShow播放至本月(6月)30日後「熄機」,變成「No Show」,7月1日起九巴車廂內的顯示屏幕將會主要用作提供乘客資訊。《香港01》推出RoadShow熄機系列報道,回顧RoadShow歷年發展、九巴如何玩弄財技將賺取豐厚利潤的RoadShow分柝上市等。
第一集剖析一度「雄霸」巴士平台的RoadShow,如何由盛轉衰。有學者分析四大死因,指出RoadShow推出初期節目較多元化,亦有標誌性主持令人留下深刻印象,但如今已經淪為「不斷重複,(節目)一模一樣」,欠缺娛樂性。

RoadShow節目質素近年逐漸下滑,猶如無限重播的廣告。(資料圖片)

九巴母公司載通國際在2000開始發展RoadShow,翌年更成功上市,之後業務拓展至新巴、城巴,「雄霸」巴士播放平台。九巴引入RoadShow初期,其節目較多元化,自家製節目「RoadShow紅人館」、介紹手機鈴聲排行榜等、甚至是和其他機構合作拍攝的節目均深入民心,亦令主持梁慧恩(Viann)、官恩娜等成功「入屋」。

不過近年其製作節目數量持續萎縮,不少都恍如「植入式」廣告,加上智能手機興起令市民在車上娛樂選擇增加,RoadShow可謂長期捱打。

近年節目被批親政府

另外,RoadShow近年製作的時事節目均被批評儼如政府「新聞處」節目,意見一面倒。例如「司局長逐個觸」以政府高官的日常生活為主題,「軟銷」政策,引起不少批評,至於論政節目《RoadShow開講》邀請的嘉賓大部分立場親建制,主持盧瑞盛的表現亦遭非議。

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講師梁麗娟認為,RoadShow平台本來有優勢,「乘客在車上都會被吸引,總會看兩眼」,但因節目日漸單一,內容重複,漸漸步向衰落。

《司局長逐個觸》讓高官輪流接受訪問,以較軟性手法「推銷」政策。圖為民政事務局局長劉江華。(Youtube截圖)
《RoadShow開講》邀請嘉賓以親建制人士為主,圖為主持盧瑞盛。(Youtube截圖)
藝人「Jacky」的通便藥物廣告,相信不少九巴乘客都有觀看過。(Youtube截圖)

不停重播
梁麗娟指,RoadShow節目全部都是錄播,如乘客乘搭長途車,或每日搭車,都會遇上重複節目。她認為乘客「初時可能唔覺,但當節目不斷重複,一模一樣」,難免令人生厭。她又指,近年RoadShow製作的節目不少都是廣告性質較重,「無乜娛樂性」,更加容易惹人反感。

救亡16度是Roadhshow經典之作。(Youtube截圖)

節目模式一成不變
RoadShow推出初期,節目比較多元化,既有電影介紹、音樂排行榜等節目,亦會和其他機構如天文台合作製作《救亡16度》紀錄片,內容亦和電視廣播有分別。梁麗娟認為,其節目模式一直未見大改變,「講緊係差不多20年」,加上受每節長度、製作經費等因素限制,觀眾新鮮感下降之後,難以再產生興趣。

Viann梁慧恩是RoadShow較廣為人知的主持。 (Youtube截圖)

欠標誌性人物
梁麗娟認為,過往RoadhShow主持人比較容易被人記得,「一來是節目質素比較高,加上當時主持形象比較鮮明」,加上RoadShow包攬九巴、新巴、城巴,幾乎「一搭巴士就見到(主持)」。不過,近年市民對主持印象較模糊,亦令市民對RoadShow的形象進一步下降。

智能手機普及,市民在車上娛樂不再只靠RoadShow。(資料圖片)

手機競爭
現時市民個個手握智能手機,隨時可上網、玩遊戲、煲劇自娛,情況和RoadShow剛剛推出時的情況差天共地。梁麗娟指,當年乘客無論有意無意都會看看車上屏幕,但隨智能手機普及,市民不再依賴RoadhShow接收資訊,重要性大大減低。

聲浪投訴縈繞不去 試過平均一日一投訴

RoadShow自推出以來,一直有市民反映其聲浪過大,對乘客造成滋擾。更有人成立「寧銷行動」,希望把RoadShow音量收細,或成立靜音區。根據運輸署提供數字,關於巴士上視聽廣播系統音量的投訴數字亦不少,2014年高達528宗、即每日平均1.4宗投訴;2015年及2016年分別有368宗及310宗。至於今年截至5月,則有79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