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鞍山礦場.二】礦村山上自成一國 大人辦市集 小孩自製娛樂
五、六十年代,來自五湖四海的人聚集在馬鞍山村上當礦工,在最高峰時期的五十年代初,連同家屬、礦村共住了5,000人。他們的前因各異,卻同樣是無處可去,為了生活而定居在此。這裏當時幾乎與世隔絕、出九龍動輒要花上一、兩小時,山上的小孩除了上學,是否只能呆在山上?
事實上,那個年頭的小孩,更願意花心思、動腦筋去玩。6歲時住進馬鞍山村的鄭瑞娥說,那時小孩玩的擲仙、跳飛機、跳橡筋繩,都是就地取材、信手拈來的玩意。整個山頭就是他們的遊樂場,上山下水,就是他們尋常的課餘活動。
鄭瑞娥、鄭瑞清兩姊妹1958年與家人一起搬進礦村,1969年離開時,姐姐也才不過17歲。最高峰時期,這個山頭上住了5,000人,現時僅餘下80多戶、約200名村民,村內不少房屋已荒廢日久、只剩一堆頹垣敗瓦;有些地方甚至已雜草叢生,看不出居住的痕跡。
姐姐細數村民小店 妹妹難忘跛腳伯伯燒餅
姊妹倆重回礦村,走進一條寧靜的小巷,那邊現時還有兩、三戶人家。鄭瑞娥說,這是昔日村內最繁忙的小路。村民每天早上,均會在路的兩旁擺賣自行種植的菜、飼養的家禽等。她指着一個個現時長滿了草的路邊空間,解釋着這個位置曾經是菜檔;那邊有一張肉枱,從前會有人賣新鮮豬肉;有時有人會從山下取魚回來賣,但一般都不太新鮮。
雖然當時馬鞍山交通不便,村內所賣的總算齊全,村民能自給自足。偶爾有外來人擔菜上山售賣,也是搶手貨。早上的攤檔在九時前必定被掃光,遲了起床的主婦,當天或要「捱罐頭」。
妹妹鄭瑞清自言記性差,加上當時年紀小,很多事她都忘了。唯獨走到這條小巷時,她指着一棟房子的門前空間,興奮地說:「呢一檔以前賣啲燒餅好好食㗎!」老闆本來也是礦工,後來一隻腳不能走了,遂改為開店做燒餅。兩姊妹你一言我一語,隨即回味起燒餅的滋味。
【馬鞍山礦場.一】93歲國民黨軍人逃難來港 2元日薪採礦險送命
看電視打麻將發展成「生意」
小巷走到後段,鄭瑞娥指着眼前一棟兩層高房子,說這就是她們一家的舊居。那時地下用作開士多,間中會招待街坊來店開幾枱打麻將,消閒之餘又可以「抽水」增加收入。她還記得那時睡在樓上,被麻將聲吵醒便會罵人,村民聞言都會大喊:「大小姐又發脾氣喇!」
將消閒發展成「生意」的不獨是她們一家,就像她們的鄰居,是村內唯一一戶擁有電視機的人家。小孩想看電視,名義上是免費,但實際要花一毫子買鄰居的自製啫喱杯才能「入場」。姊妹倆解釋,一毫子在六十年代不是小數目,她們都是間中才捨得進去看電視。
也有一大堆免費的娛樂,村內的成年人、長者愛玩啤牌、十五胡、打麻將等;小孩則喜歡跳飛機、抓子、擲仙等。有時,村內的婦女又會一起做茶粿、沙河粉。整座馬鞍山也是他們的遊樂場,天氣好時,小孩會結伴上山摘山黏果吃,夏天又會跳進山溪游泳。鄭瑞娥又記得,村內有一家士多有收音機,每逢中午時份,商台會播放廣播劇「雷克探案」:「接近嗰個時候,大家就會側側地身,企喺士多出面聽收音機。」
兩大教會免費辦學 支撐村民度苦日子
雖說借用場地打麻將、看電視要收費,這個山頭上的人畢竟長期互相依靠,比起外間還是緊密得多。鄭瑞娥說,村民幾乎日夜都不鎖門:「有時想搵個人,行出門口大聲嗌,嗰個人就會走出來。」1969年搬離馬鞍山村後便住進大廈,鄰居見面,也甚少打招呼。
礦工工資低微、工作卻高危,部分為養活家人,承受很大壓力,日子一般都過得很苦。那時除了會賒貨給工人的大公洋行外,山上兩家教會,及他們所營辦的兩間小學——天主教的聖若瑟小學校及基督教的信義學校,亦協助礦村村民渡過了不少艱難的日子。
《馬鞍山風物誌:鞍山歲月》一書指出,這兩間學校提供完全免費教育:書本由書局和教會捐贈,文具由教會提供;早餐有牛奶、麵包、芝士,由修女派發;甚至衣服和鞋子都是由修女裁製,或向山上的工廠張羅回來。校內因為學生及資源不多,有時候會幾個年級一起上課,但鄭瑞娥說,課程與一般小學無異。不過有村民會根據每個學期哪家小學派的物資較豐富,便為子女轉學到該校,所以有些小孩會不斷在兩家小學間轉校。
除了馬鞍山礦場外,香港仍有大大小小約60個礦場,埋藏着不同的礦產,現時已全部停止開採,但當中有多少有被保育活化,多少荒廢幾十年,留下的只有危機處處、或是詭異的傳聞?請繼續留意礦業興衰系列的其他報道。
如有興趣了解更多馬鞍山村、礦場等昔日面貌,可報名參加以下活動:
「鞍山旮旯墟」
日期:2017年4月22日
時間:10:30至17:00
地點:鞍山探索館(馬鞍山村上村3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