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還耕種】塱原不收割稻田 為餵瀕危禾花雀
昔日,本地農民以耕種養活自己和家人,向土地索取糧食;今天,香港仍有人從事耕種,但大部分已不是傳統農民。他們拿起鋤和耙,延續土地的活力,背後還有什麼原因?我們走訪新界東北的農田找尋答案……
塱原位於雙魚河與石上河之間,結合了水田和旱田兩種農地,亦是本港罕有維持濕地耕種的大片農田。塱原濕田具有高生態價值,自2005年起,長春社與香港觀鳥會合辦「塱原自然保育管理計劃」,共同管理逾15 公頃的濕田及魚塘,以租田的形式與塱原農夫合作,運用生態農業方式打理農田,並生產稻米和其他指定的農作物,例如蓮花、茨菰、馬蹄和西洋菜等。但很奇怪,在14塊水稻田中,竟然有6塊田不會收割,原來是為了留下穀物,作為鳥類的糧食。
有別於一般農夫考慮市場價值去揀選農作物,長春社考慮的是生態價值,選擇一些沒有太高經濟回報的農作物,在水田裏種植如茨菰、馬蹄等,吸引長腳水鳥到這裏吃蟲;又會在水田裏養水滋,吸引兩棲類在水裏產卵,同時作為水鳥的糧食;而種植稻米是計劃的主要項目,就是為了吸引禾花雀到塱原覓食。
其實只有少於一成的稻米會被禾花雀吃掉,但我們還是會做下去,否則,這些禾花雀只會更快絕種。
塱原曾錄得不少鳥種,都是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色名錄中的瀕危品種,包括屬極危級別的小葵花鳳頭鸚鵡、瀕危級別的黑臉琵鷺、栗鳽和禾花雀等。
禾花雀是這個計劃重點保育的動物。根據香港觀鳥會的資料,1980年代以前,禾花鳥是本港常見的雀鳥,亦是稻田大敵,被視為害鳥,會啄食稻米和其他穀類種子,禾花雀的名稱亦因此而來。直至1990年代,禾花雀的數量已降至只有數百隻,而踏入2000年, 禾花雀的最高紀錄只有25隻,更於2013年在IUCN紅色名錄中,被列為「瀕危」級別。
禾花雀的數量已極少,那麼6塊不收割的稻田,可以吸引多少隻到來覓食?Kami說:「其實只有少於一成的稻米會被禾花雀吃掉,但我們還是會做下去,否則,這些禾花雀只會更快絕種。」這6塊稻田的受惠者,當中有逾九成是麻雀和文雀。
耕田算是搵到食,即是『飽你唔死,餓你唔親』那種。
農田有價 生態以外的價值
曾經,元朗絲苗米享負盛名,更出口到國外銷售,但原來農夫種米不太賺錢。林泉(人稱師公)是其中一位與長春社合作的農民,他是傳統農夫,對耕種水田和旱田擁有豐富的經驗和技術,亦是保育計劃的「技術顧問」。他解釋,種米的負擔很大,一年只有兩造,若天氣不好,收割前下雨會導致稻米發芽,整塊田便告失收。他失笑道:「種米當然不值錢!種菜一年有幾造,2、3個月就有收成。我現時沒種菜,去年底向行家買一斤生菜要20元,外頭還賣到30元。」
現時,長春社種植絲苗、珍珠米及粘米3種稻米。既然種菜更賺錢,那麼,師公的農田現時用來種稻米,更有部分不收割用來餵雀,會不會有點可惜?「我(年紀大)做不到有什麼辦法,即使收(成)了菜,也沒本事拿出去賣。」
以前在塱原務農的日子,師公每天凌晨3時起牀,下田割菜至5時。紮好的農作物推到馬路口,收菜貨車會運到上水菜站。接下來是田裏的農務工作,直至下午又再割菜,運到西環果欄,每天收成約有1000斤菜。提到往昔的耕田生活,師公精神爽朗地笑說:「以前元朗這裏一車一車地收菜,好威水的!」
中國的農耕技術流傳至今,還有人承傳下來,是很重要的。
首辦種米班 教授種稻「常識」
別以為種米就是插秧和施肥,其餘時間聽天由命。長春社職員簡偉康住在農田旁邊,過着「全職農民」的生活。他參與長春社的塱原耕種保育計劃已有5年,與農夫一起打理當中的15公頃農地。他說種田靠經驗,要時刻觀察稻米的生長情況,要懂得分辨它們是否「開心成長」,聽起來抽象,但其實都是種田的常識。
種米技術可以細分至翻田、插秧、肥力管理、水位觀察等等。插秧1個月後,一株苗大概可生長70至80厘米,顏色應該是翠綠色。如果農夫發現苗的生長情況有異,就會立刻應變,例如施肥。
雖然14塊田中只有8塊會收割,但最豐收的年份也有2000公斤米產出,去年的成績較遜色,只有700多公斤。種米為了生態保育,但問到他在塱原種米的目標,他強調:「我自己的目標是年年都要豐收!」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嗎?請購買今期《香港01》周報,或點擊此處:成為我們的訂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