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學校籌款】行足3日返學 細路攰到想喊 老師家長有乜計?

撰文:林𡝴雯
出版:更新:

7歲的小蝴蝶戴著遮陽帽、背著大書包、撐著樹枝製成的枴杖,彎著腰在山路上搖搖擺擺,「爸爸,仲要行幾耐呀?我唔得啦!」從前一天開始到這一刻,小蝴蝶已經走了25公里路,等於在標準運動場走了62.5圈。
山路繞著大欖涌水塘而行,無路可退。但與其逼迫,老師及伙伴們選擇陪伴、遊戲。因為走在路上,也如人生其他旅程——既然改變不了道路,何不調整自己心態?

三個徒步由大埔行去屯門的小孩──雪雪兔(左)、小蝴蝶(中)、龍貓(右)沿途互相陪伴。(林𡝴雯攝)
7歲小蝴蝶走了25公里路後,在大欖涌水塘終於受不了,向父母求救。(林𡝴雯攝)

上集提到自然學校師生由大埔行到屯門,小蝴蝶體力不支的情況就是在第二日路程時發生的,當時學生正由荃灣徒步行到屯門掃管芴。還有不夠5公里,就會到達當晚休息的地方。小蝴蝶的父母海星老師、白鷺老師及姐姐雪雪兔也有同行,見到年紀最小、初次走那麼長距離的小蝴蝶這樣難受,她們都各自使出法寶。

海星老師主動幫小蝴蝶提書包,減輕負擔。脫下書包後,小蝴蝶又跑又跳地追回前面的小伙伴。但沒過一陣子,她又累了,「爸爸,幾時先有得唞呀,我要休息呀」。本來打算行畢水塘才休息,見小蝴蝶狀況,大伙都決定在路上席地而坐,吃一吃茶點、休息一下,才繼續行程。

白鷺老師就在山邊找到一個被棄置的果汁瓶,她把少量水倒進瓶子內,再用一根小草沾水,讓小蝴蝶玩「仙女下凡」的遊戲,「有嘢玩,佢會分散注意力,冇咁攰」。

走得較快的姐姐雪雪兔和2位同學,也選擇在原地等候小蝴蝶,「唔想佢覺得自己落後好多,唔開心」。於是,小蝴蝶與其他同學邊行邊玩,就撐過去了,平安到達掃管芴。

白鷺一直都陪在小蝴蝶身邊,既冇批評佢,又唔會太順從佢,因為佢相信小蝴蝶做得到。
自然學校校長海星
姐姐雪雪兔與妹妹小蝴蝶輪流拿著樹枝,玩訪問遊戲。(受訪者提供)

陪伴比逼迫好

海星老師經常帶學校學生一起行山,他指出比起高山,不斷重覆的路程更考驗學生,「水塘呢啲路,好似一直都睇唔到終點的路,意志力好重要,係體力同耐力的挑戰」。但他認為難並不代表學生做不到,反而鼓勵學生時不能「一味靠逼」,陪伴很重要,「白鷺一直都陪在小蝴蝶身邊,既冇批評佢,又唔會太順從佢,因為佢相信小蝴蝶做得到」。

海星老師又認為身邊同學、朋友的支持都很有幫助。第二日同行的4個學生年紀相若,他們更撿了一枝粗樹枝,發明「訪問遊戲」,互相問問題,見到小蝴蝶落後,他們又會叫小蝴蝶一起玩,「小蝴蝶,到你做訪問啦,快啲行上黎啦」。海星老師說,這些行動都能鼓勵學生繼續堅持。

無路可退的山路 令學生學會改變心態

「學生雖然有時會喊,會話唔想行,但靜低落黎,佢地就會明白都係冇得唔行(因為沒有中途退出點)」,他說當學生明白現實無法改變,唯有改變自己的心態,變得正面一點。同行9歲學生龍貓告訴記者,在水塘那段路,她也想過放棄,「但行左咁多,冇理由依家先放棄咖嗎!」就是這股信念,令她堅持到底。

在跟訪這兩日,記者就看到海星老師9歲大女兒雪雪兔徒手折斷樹枝製成枴杖方便上山,到達營地後又能馬上取柴幫忙生火。

上斜難爬,學生雪雪兔徒手折斷樹枝製成手杖。(林𡝴雯攝)
完成第一日步程、抵達荃錦坳營地後,學生雪雪兔拿起樹枝幫忙生火。(林𡝴雯攝)

定了目標都不一定要「死跟」

海星老師還向記者提到一件往事——自然學校所有學生在畢業年都會自選題目做一件畢業作品,有小六學生曾經向海星老師提出要在五日四夜內,走畢麥理浩徑1至10段,即由西貢走路到屯門,全長100公里。

海星老師起初不同意,擔心學生及自己體力上未能支撐。但在學生多番請求後,他終改變主意,但提醒學生若中途身體不適,必須折返。結果,他們在前3日行程中,有2日近晚上11時才到達營地。而在行麥理浩徑第6段時,學生「開始每5分鐘停一停,成塊面白曬」,海星老師認為當日無法如期完成步程,學生主動提議繞過麥理浩徑,取道另一條路,終在當晚如期到達營地。海星老師強調有時候定了目標,也不一定要「死跟」,必須視乎自己的能力。

學生馬騮(左)在身體支撐不住時,提出繞道,終成功抵達目的地。(林𡝴雯攝)

愛因斯坦說過,「每個人都是天才。但如果你用『爬樹能力』來斷定一條魚有多少才幹,牠整個人生都會相信自己是愚蠢不堪。」與其迫所有人都要爬樹,不如在魚兒希望游泳卻又無力時,在身邊陪伴和鼓勵牠。

留意:記者跟訪,竟被學生問「點解你食肉?」,發生什麼事?請看採訪手記: 答孩子問——點解你食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