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製造.一】皮具老師傅北上20年回流 手藝仍在親情緣薄

撰文:麥佩雯
出版:更新:

那些年,製造業佔了香港GDP四分之一,多少香港工人深信有一門手藝,等如擁有能源源不絕生財的資產。手藝不會背叛人,環境卻會;上世紀九十年代工廠北移,工人的手藝如同自身社會價值一樣無處安放。
新師傅和飛姐就是芸芸工人中的其中兩人。他們都在年輕時投身皮革產品製造業,中年走上了兩條不同的求存之路:一人隨隊北上打拼多年卻換不回親情;另一人堅持留港,靠人脈和「全能」手藝竟能四十多年一直在香港從事製造業。殊途同歸,年逾半百的他們如今再聚首於港,成為「香港製造」再生的一份子。

新師傅(右)和飛姐(左)均已從事皮具製造業逾40年。(麥佩雯攝)

皮具師70年代日賺最多$40

新師傅今年60多歲,和當年香港成千上萬的工人一樣,十多歲投身製造業,選定一門手藝後拜師學藝,一邊工作一邊學習。「當年沒想過自己是否比起製衣,特別喜歡製作皮具。機緣之下有親友是從事皮革製作,就跟住他們入行。」

根據「皮革資源中心」資料,本港的皮革製造業已有逾百年歷史,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香港工業的飛躍發展,當時香港的製革廠多達百家,皮革製品出口多年佔據本港工業製品出口榜頭3名。

新師傅先是在油麻地一間家庭式工廠內工作,當時主要製蛇皮手袋。因同事不多,新師傅不久後已學懂自己一手一腳、由零開始造一個皮革手袋,「造一個即賺到十多元,一日賺到三、四十蚊,好多!當時食餐飯都只是$1.5、買包煙都只是$2。」製皮產品工人普遍比製衣工人的薪水更高,新師傅解釋因為這對手工的要求更高,「造皮一個步驟都不可以錯,錯了整張皮革就報銷。」

新師傅以自製刀片切斷多餘皮邊,他們說剪裁皮革可謂「差之毫釐謬之千里」,一出錯整張皮革都要報銷。(麥佩雯攝)

【香港製造.二】皮具女師傅40年堅持留港 一手一腳縫牛皮

【香港製造.三】皮具再生:年輕設計師X老師傅  創本地生產線

 

被內地老闆突然解僱

輾轉做過幾間大廠後,80年代起本港工廠陸續北移,90年代初新師傅也只能隨公司北上工作,位列監工。「星期二至五在內地,星期六、日、一才回香港。」但與妻子兒女的感情亦轉淡,他甫北上時,兩名子女僅幾歲大,幼子95年出生,更近乎錯失其成長所有時刻。

千禧年代初,他被服務多年的工廠解僱,「香港管理層上去十多年後,訓練了一批內地人才。他們和你的手藝差不多,在經驗積累下也能做監工了,薪金卻比你低一截;如果你是老闆,也寧靜聘請內地工人吧?」

新師傅工作時所用的刀片均為自製,「當年還沒有𠝹刀,自己自五金店或書局買入鋼片,再磨利,更好用」。(麥佩雯攝)

內地創業 損手離場

他被裁後嘗試在內地開廠創業,但因經營不善,最終虧蝕近百萬元「損手」離場,幾十年,「我讀得書少,講嘢唔叻,不是很懂得管理。」同時妻子也怨他離家時間太長,新師傅終決定在5年前回港,「始終都要回來,香港才是我的家」。

近年新師傅成為一本地新皮具品牌轄下的工人,過朝九晚五的穩定留港生活,卻來不及彌補與家人相處的時間。其妻子、長子及長女現時均長居澳門,只有幼子和新師傅同住。與妻子分隔異地生活多年,他們都已太習慣沒有對方的日子。

飛姐的故事又是如何?請看下一集

當年,「衣車」是製衣或製皮工人的最住拍檔。(麥佩雯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