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自殺】孤獨男生首嘗與母共住 合力修補破枕頭

撰文:李慧筠
出版:更新:

有時城市人這樣醒來——滑手機看到晨早一宗學童自殺報道,有時間、地點、人物、歲數以及據記者了解的尋死原因。處理自殺報道是新聞系必修課,不少研究指出自殺新聞具有傳染性,必須避免過分煽情或細緻。但我們仍然想知道,一個想過了結生命的學生,他曾經想什麼?如果他不是「突然有自殺傾向」,身邊的人是否可以早一點察覺、加以陪伴?歷史不能重來,社會有沒有機會盡快修補裂縫?我們談談那些在結束生命的掙扎的瞬間,不着痕跡的求救信號。
攝影:吳煒豪
(此為系列報導之三)

上集:【不再自殺】男孩17年換12個家三度自殺 有人阻止卻沒人關心

「我發現自己已經改變不了,既然失敗不如打回原形。」​

16歲之前,阿東(化名)嘗試融入同齡男生節奏,於是跟他們去打機、喝酒、賭錢也抽煙。「那段時間其實很開心,」他說,「好開心,但還是接受不了。」回到宿舍還是覺得孤獨,直至十六歲生日還是沒人真正關心他一句。不敢輕易接受他人的關心,也怕敞開一切換來別人的不理解。「朋友對我不差,只是他們未聽過亦未接觸過我的經歷,我想像到他們難以接受。」

自己一個很安全,他說:「我發現自己已經改變不了,既然失敗不如打回原形。」生日過後變回一個說話小心翼翼,用微笑保持距離的人。「十多年的成長,我一直都靠自己。開心又好,想哭也好,無人扶持我,連朋友也沒有。我不知是自己的想法,抑或家裏如此簡單的一個決定,在紙上簽隻龜的決定,造就今時今日的我。我想不明白。」

阿東見過七個社工,但許多都擺着成人的姿態,無視他的情感。

阿東見過七個社工,有的擺出成人模樣規訓他、一廂情願喚他跟親母修補關係一起生活,無視他年幼時對被遺棄的憤怒。「(社工)可不可以用另一種身分,像朋友、兄弟、契媽……如果用社工身分跟青少年相處,永遠裝起模樣,就永遠有隔膜。」阿東說,不信任社工,也不覺得自己可以從頭來過,但相信其他人可以。歷史不停重演,如果有放棄孩子的父母,就會有第二個他,他想做社工,陪伴未來的他們走。「每一個人的故事和經歷都有不同,但至少都有幾個、或者零點幾個百分比的相同之處吧。」4如果十六歲前,有一個經歷類近的人願意聽他說話,他說生命軌跡仍不會轉變,但至少得以排解當時孤獨。

修補一個破損的枕頭

1999年4月,一個女人到保良局交託了自己的男嬰。女子後來與圍村男子再組家庭,回去領養男孩,不夠幾個月又退回。很多年之後,孩子長大,才知當時女子受情緒困擾,懷過一些未能出生的嬰兒。 男孩斷斷續續與親母見面,兩人不懂得相處,在管束與反叛的爆發點不時爭吵,試過回家住又被趕出來。後來的後來,剩下女子和妹妹生活,男孩怕她無法應付,主動說回去住。自此那個家多了一張床一雙筷。

當年阿東的母親因情緒受困將他遺棄。後來母子重逢,阿東主動提出回去住。

自此阿東再迎來了家。阿東母親束爽朗短髮,站在家的角落看兒子受訪,跟記者數着這半年的共居生活。來不及為兒子張羅新床,暫時在客廳放一張床一張床褥,妹妹愛睡舒服一點的,哥哥嘮叨整晚最後還是把好床讓給妹妹,自己睡硬床褥。她說兒子是刀子嘴豆腐心。他們很少說過去的事。「以前我裝起阿媽款,現在發現朋友方式比較好……這是從過去十多年失敗經驗中學到的。」她說:「有時我們吵架,他講粗口我又講,大家鬥粗。他拍我手臂,我就拿枕頭打他。上次打到成屋棉花!」最後兒子負責穿針,眼睛老花的母親負責縫,把破了的枕頭重修舊好。

「以前的事過去了,追究誰都太遲。以前好想有家人,等到家人回來了,我已經習慣一個人解決所有問題。」對於回家他這樣說。拍照時媽媽把手擱在他肩膀,動作有點生硬,阿東沒拒絕沒躲開。最近兩母子要合作煮飯,母親不懂切就負責煮,他不懂煮就負責切。過去無法推翻,破損事物始終有痕,如他所說,他的人生是先聽了天意,只能往前推,他就盡他的人事。

(本文刊登於《香港01》第56期周報)

阿東(化名)說過,希望能當社工。他想像,假若他幾年後當上社工,遇上一個同樣被遺棄的男孩,那男孩叫阿風。阿東未來身為社工,會給阿風寫一封怎樣的信?我們請他一字一句寫出對未來孩子阿風講的話。讀他的信,也許可以看到他如何思考過去的痛,當初他作為孩子希望遇到什麼人和什麼關心。

【不再自殺】男孩17年換12個家三度自殺 有人阻止卻沒人關心

【生死一線】修復師還原自殺好友遺體 「前一晚想打給他卻猶豫」

【生死一線】情緒病DSE學生遇精神科醫生:你要似我考7個A

【生死一線】學生自殺只因為吃人的教育制度?各方指非單一因素

【24小時求助熱線】

如果你受情緒困擾、遇上困境、感覺無助,以下熱線都會有人願意聆聽你的痛苦和需要,提供情緒支援,伴你一起面對難題。

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熱線:23892222
生命熱線:23820000
撒瑪利亞會24小時求助熱線︰28960000
醫院管理局精神健康專線:24667350
明愛向晴軒「向晴熱線」:18288
東華三院芷若園24小時危機熱線:18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