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路山旮旯》梅子林場景「復村」 客家老屋變身日式庭園簡約風
本土電影《緣路山旮旯》票房突破千萬,戲中有各處偏遠美景,其中又以位於深山的荔枝窩梅子林村最為隱蔽。電影中陳漢娜與岑珈其在遊樂場的燈海中渡過浪漫夜晚,鏡頭以外,是一班有心人漫長而艱辛的「復村」工作。
梅子林是一條有360年歷史、已廢棄多年的客家村落,近年才獲村長、回流村民和義工努力復建。負責建築部分的中大建築學院鍾宏亮教授指,復村是文化和建築保育並重的工作;看着由學生製作的一個個本是村屋遺址的建築模型,其實體在梅子林那邊已成功改建為兩間如日式庭園般的屋子,他說,復育是一個過程,「𠵱家只係開始。」
攝影:歐嘉樂
梅子林景色美不勝收 中大教授牽頭復育客家村
早前舉行的「梅子林復育萌芽節」中,梅子林村内不同角落都有導賞團、工作坊等體驗活動,遊人在已完成復修的屋子之間穿梭,也一同玩音樂、吃特式食品;有如將《桃花源記》中,「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的情景重現。
現為香港中文大學建築學院副教授的鍾宏亮,畢業於英國劍橋大學,卻不時走入鄉村、拿起鋤頭挖掘、建設。約兩年前,他在中大知識轉移項目基金和鄉郊保育資助計劃的資助下開始發展「梅子林復育計劃」,與團隊憑著於鄉村保育的經驗,以建築復修活化擁有360年歷史的梅子林客家村落。
專家:如不認識所住城市,如何有自我身份認同?
「梅子林係有少少被遺忘,連村民自己都遺忘條村,好多年前已經全部搬出市區,或者60、70年代好多移民去歐洲打工,下一代都好多冇返嚟。」鍾教授指,香港有四分之三的土地仍是郊野,其中很多歷史悠久的鄉村不為人熟悉,卻是我們的根和源。他在約7年前開始關注城市邊緣地帶,反問到「如我們不認識所住的城市,如何有自我身份認同?」
在復育計劃中,鍾教授希望以實驗性建築示範復育遺產,並探索未來鄉郊生活的可能性,當中也有與村民、建築業界、學生以及義工,在梅子林進行場地清理、文物保護、建築物修復與社區參與項目,目標重現傳統建築風同時,亦能於梅子林建立一個多學科的鄉村義工、教育和研究基地。其中的重點項目,是修建整個慶春約中最早期的建築物「老屋」,以及被年輕女畫家畫上壁畫裝飾的「壁畫屋」。
「老屋」和「壁畫屋」的面貌:
梅子林唔係好大,但有晒一條客家村落應有嘅嘢,有排屋、風水林、有梯田……入村嘅一條路會隱約見到啲屋,轉埋上嚟就睇晒成條村,真係好似《桃花源記》咁講會豁然開朗。有一棵荔枝樹叫『荔枝王』,係成個慶春約最出名嘅。
重建老屋非永久性 主作展覽、活動用途
鍾表示,梅子林交通不便,因此在建築過程中有三大策略:就地取材、輕巧建築和連結不同群組人士。第一步是如「考古」般在舊村屋的遺址中進行挖掘,再研究昔日村屋風格、詢問村民過往的生活和屋子的用途等等。鍾教授指,復修村屋而成的建築物非永久性,亦非用來居住,多作展覽、活動用途;他們用上竹、竹簾、木框、鐵通等較易運送的物料,甚至在山邊挖土製作夸土,亦在建築物外配合設置庭園空間。
「做咗硬件後,點樣推動可持續嘅復育?」鍾教授指,整條村不只關於建設「老屋」和「壁畫屋」兩個建築物,更著重村民、義工、同學參與,「村民都好記得啲動、植物係用嚟做乜,邊一種係沖涼邊一種係煲涼茶……佢哋同大自然個關係好密切,呢啲在地經驗係好緊要。」鍾認為,對城市人來說,鄉村保育的重要性在於可與城市以外的世界連結,從中反思人與自然的關係,「最理想嘅保育係唔會『城市中心』、『自我中心』,用另一個角度睇大自然,就會有更多同理心。」
慶春約是一個七村結盟的組織,包括位於印洲塘範圍的七條客家村落:荔枝窩、梅子林、蛤塘、鎖羅盆、三椏村、牛屎湖和小灘,屬沙頭角十約中之第九約,歷史能追溯至清朝,建村超過400年。昔日新界村為了治安、生活需要,鄰近友好的村落結盟成為伙伴般的組織,稱之為「約」,目的讓各村和諧共處的同時,同時抗衡海上大盜及鄰近的大族,守望相助。
「梅子林復育萌芽節」活動情況,前環境局局長黃錦星亦有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