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式公屋成「呃like」熱點 建築師:有特色先建立到歸屬感
「住宅是居住的機器。」這是現代主義建築大師柯比意(Le Corbusier)的名言,對後世的建築風格有深遠的影響,當中包括香港的公共房屋。身兼建築師及攝影師的鄭振揚(Tugo Cheng)坦言,由初期公屋以天台作課室,到後來在整體規劃中增加商店、公共空間,公共屋邨的確猶如一座居住機器。
除了建築設計,鄭振揚亦鍾情於屋邨的立面和型態,更不時到各區拍攝。他於上星期(3月11日) 舉行的「香港住宅建築美學:公營房屋」,帶團到祖堯邨、南山邨等地方,講解不同的屋邨設計特點及拍攝心得。他分析,早期的屋邨從建築設計以至整體規劃都較重視鄰里關係和互動,而近年發展則廣泛使用預製組件,於新市鎮大量興建「和諧式」公屋,樓宇採用標準設計以節省時間和成本,但同時亦犧牲了建築設計的獨特性和地區特色。
祖堯邨:樓梯特多 錯落有置
這天來到位於荔景的祖堯邨,鄭振揚率先帶我們到中央的天井位置,展示攝影師Peter Stewart從地面往上拍的照片。看到這個正方形的天空,讓人聯想起華富邨的雙塔式設計。鄭振揚說:「雖然這同樣是天井,但整體佈局是單塔而非雙塔。設計目的同樣是引入自然通風和採光,並加強居民的鄰里關係和互相守望精神。但攝影上則為色彩豐富,構圖更有趣味。」
祖堯邨共分三期,最後一期於1981年落成。我們於邨內的露天走廊行走,發現每隔三層便有一個露台式走廊及電梯。鄭振揚解釋,當時設計祖堯邨時,希望增加鄰居之間的互動,特意設計多條戶外走廊。「錯層式建築於當時是比較特別,但現在因不符合無障礙設計標準的關係, 已經不會再出現。」
回顧公營房屋的歷史,當初興建徙置大廈的目的僅是解決燃眉之急,卻沒有考量鄰里及設計問題。1953年,石硤尾木屋區發生大火。為了安置近5萬名災民,政府興建第一、二型(即H型)的徙置大廈。 但當時的設備簡陋,每戶僅得11.15平方米,廁所及廚房則設於公眾地方,毫無私隱可言。與石硤尾邨相比,及後發展的屋邨則不斷改善居住環境,單位擁有獨立廚廁及較大的空間外,規劃上更著重社區關係及外觀的設計。
公屋以前強調社交功能
「公型房屋的發展是個不斷試驗的過程(trial and error),摸索出最符合成本效益和適宜居住的設計(efficiency and livability)。」鄭振揚說。他解釋,最初的戶外走廊 只是設於單邊(如石硤尾邨),這樣有利於通風、採光,但實用率較低。所以,後期發展至中央走廊(如彩虹邨),雖然實用率及私隱度提高,但整條走廊十分陰暗,通風亦差。他續稱,祖堯邨雖屬19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的公屋,但走廊設計則採用初期的單邊式, 明顯較著重通風照明的功能。
「我們會見到,公屋每一代演變,都是希望解決居住的問題,提升生活質素。」鄭振揚稱,公 屋自1970年代起,並非只是著重建築,而是整體規劃。「1960年代多了遊樂設施,著重鄰里 關係;1970年代增設商店、交通樞紐,成為一個完整的社區;1980年代開始,又有園景設計。可以見到公屋與私樓的最大分別,是愈漸強調社區功能(sense of community),這亦是它的責任。」
可是,自1990年代起,政府利用預製造件,於新市鎮大量興建和諧式公屋。鄭振揚坦言,現時公屋向高發展,缺乏以往高低有置的佈局,而外貌亦比較單調。「長型的公屋,最代表到香 港公屋那種龐大、密集的感覺。而在立面(即建築物的外牆,多指正面)上玩好多顏色可以增加長型公屋的趣味性,例如彩虹邨,讓人一望便知道。但現在你望天水圍及啟德的公屋,就好難立刻分到,少了地區特色。」
以往長形公屋的外貌獨特,除了讓人易於分辨,鄭振揚還認為與歸屬感不無關係。「住宅的特色可以幫助居民建立身份認同,但新市鎮的公屋千篇一律,認同感相對模糊。所以如何增加多點地區特色,我覺得需要下更多功夫。」
公屋攝影:以人為本
近年,愈來愈多人特意到舊式屋邨拍攝,彩虹邨、南山邨更是「呃like」熱點。鄭振揚說,很多外國攝影師鐘情於本地公屋密集的排列,其中Romain jacquet-lagrèze曾以垂直的角度拍攝多座屋邨,如勵德邨、坪石邨等。鄭振揚多次強調,拍攝公屋時候,除了構圖、光暗外,人是相當重要的元素。他以南山邨為例,很多人只拍下戶外走廊,以欄杆的線條或光暗為主。但若 然有人在曬被的話,整張相片就會多一種層次。「拍攝時,我多數會捕捉兩種pattern(格局)——一是建築的幾何形狀,二是人的生活方式。老套點說,建築是『以人為本』,死城都可以影到建築物但卻欠缺人的元素,所以建築攝影影建築之餘更要捕捉到人的生活痕跡。」
有關公屋:
香港現時共有241條公共屋邨;
約有247萬戶公屋家庭;
第一型公屋的人均面部為2.23平方米;現時則是9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