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版心之旋律|聾人家庭少女曾抗拒手語 籲同路人遇困難要說出來
在上月舉行第94屆奧斯卡頒獎禮中,一個名為《心之旋律》(CODA)的溫馨感人小品勇獲最佳電影大獎,使CODA(Child of Deaf Adult,即聾人子女)一詞再次走進大眾視野。20多歲的嘉茵如電影主人公一樣,生於聾人家庭,唯一不同的是,嘉茵同時是聽障人士,只能憑着細微的聲音作外界和家人間的橋樑。
開朗的嘉茵,亦曾拼命隱藏其聽障人士的身份。手語雖然是她的母語,過往卻因介意他人的目光而鮮有在外使用。幸在中學階段得好友及老師的支持,令嘉茵對聽障人士身分漸漸釋懷,亦透過接受適當訓練,現時能與人順暢交流。嘉茵畢業後,現時於一間主流小學任職手語雙語老師,空閒時亦會充當義工,協助和她同樣來自聾人家庭的孩子。
曾嘉茵生於一個非凡家庭,從小她便知道自己與別人不同。嘉茵天生失聰,1歲時接受人工耳蝸手術,讓她不至於完全聽不到外界的聲音,由於父母均是重度聽障人士,嘉茵兒時便順理成章地成為父母和外界溝通的橋樑。
我記得好細個嗰陣,要去買嘢食,我聽嘢唔算太清楚,個姨姨(餐廳職員)又好惡,當時我又唔夠膽叫佢重複講,覺得好無助,回望後面嘅父母,我冇同佢哋求助,因為我知道佢哋都幫我唔到,唯有頂硬上。
從小迎難而上 養成獨立性格
嘉茵的童年,都是在幫助父母「翻譯」及兼負家庭中各種大小事。在餐廳點餐對年幼的嘉茵來說是一種挑戰,「我記得好細個嗰陣,要去買嘢食,我聽嘢唔算太清楚,個姨姨(餐廳職員)又好惡,當時我又唔夠膽叫佢重複講,覺得好無助,回望後面嘅父母,我冇同佢哋求助,因為我知道佢哋都幫我唔到,唯有頂硬上」。這些經歷令嘉茵從小便養成獨立性格,令她習慣遇上問題時選擇放在心底,不會主動向別人求助。
看急症仍需強忍不適 充當母親翻譯員
亦有一次,嘉茵半夜感到不適,母親便陪同她前往急症室求醫,但因媽媽是聾人,嘉茵需要強忍身體上的不適,充當她的翻譯員,「佢都需要知道我發生咩事,但一路唔舒服,一路翻譯,真係好辛苦,好攰」。當時嘉茵感到非常無助,「有諗過搵其他親戚幫手,但半夜唔好意思打擾佢哋」,最後嘉茵只能硬着頭皮,自行處理整個求醫過程。
即使我聽唔到,都會扮聽得到,之前好少講,可唔可以講多次,因為怕麻煩到人。
除了日常生活遇到不少困難,嘉茵的校園生活亦同樣不易過。幼兒園畢業後,嘉茵便入讀主流小學,「我當時覺得好奇怪,點解啲同學仔冇戴耳機」。後來她才慢慢發現自己和別人有所不同,她有時難免聽不清楚別人的說話,但為了融入環境,她總是會裝作聽到,盡量作出相對反應,惟同時令她難以和別人深入溝通,「即使我聽唔到,都會扮聽得到,之前好少講,可唔可以講多次,因為怕麻煩到人」。
害怕引來關注目光 隱藏聾人身份 在外不用手語
嘉茵入讀主流學校後,同學都是以口語溝通,但對於嘉茵來說,手語才是她的母語。在升學後,她發現身邊的人均不懂得手語,若使用手語更會引起別人過份的關注及奇異目光,漸漸令她認為手語是一種不好的溝通渠道,「我會怕畀人知我識手語,所以喺外面唔會打手語。如果媽媽喺條街同我打手語,我會扮唔識佢,因為我會覺得好尷尬」。礙於外界環境影響下,嘉茵在成長過程中,也從不透露家人和自己是聾人的身份。
嘉茵坦言,因小學老師清楚知道她是聽障人士,在學習上亦有特意配合她的需要,如佩戴無線調頻系統(俗稱FM機)及編排她坐近講台位置等。升中後,雖然學校和班主任都知道她是聽障人士,卻沒有提供相應援助,令嘉茵在學習上無所適從。
嘉茵解釋指,聾人的詞彙較一般人士使用的口語少,一些需要不停學習新詞彙的科目是他們的弱項。嘉茵被安排的座位亦不近講台,在沒有FM機輔助下,她難以完整地聽到課堂內容。在社交上,部分同學漸漸發現嘉茵的不同,「佢哋覺得我有啲奇怪,叫唔應,眼神又成日閃避」。當時嘉茵並不懂得表達自己,時常迴避同學。時間久了,亦令她的人際關係出現問題。
手語都係語言嘅一種,原來都有出路,可以做手語翻譯員。
朋友意外發現其聾人身份:佢覺得我識手語好型
對手語印象改觀,契機是自嘉茵一名朋友。嘉茵憶述指,當時她如常隱藏其聾人身份,惟一次跑步中,友人意外發現她頭上的人工耳蝸裝置,出於好奇心向她查問。嘉茵眼見事情已敗露,便向她和盤托出,朋友的反應卻與好預想的大為不同,「佢知道我身份之後,冇覺得有咩唔好,反而覺得我識手語好有型」,這是嘉茵第一次感覺被人接納。加上當時政府在主要新聞發布中,亦開始有手語翻譯作輔助,令嘉茵對手語改觀,「手語都係語言嘅一種,原來都有出路,可以做手語翻譯員」。
朋友發現嘉茵的聾人身份後,從不同方面協助她。有一次嘉茵的科學功課屢出錯,被老師點名,「因為科學好多詞彙,我上堂又聽唔明,所以唔識做」,老師當時指着答案,要她讀出來,嘉茵卻不懂得怎樣讀,「佢同我講,點解咁簡單嘅字都可以唔識」。
覺得好大轉變嘅係老師主動咗好多,『你聽唔到要同我講』,而我就慢慢知道,原來我可以講出我嘅需要
嘉茵朋友聞訊後,隨即替她解圍,並道出她的特殊身份。老師得知嘉茵的難處後,便對自己剛才說法感到抱歉,更主動聯絡嘉茵的家人了解更多。涉事老師亦發現其他任教老師同樣不知嘉茵的聾人身份,故為嘉茵陸續爭取各方面的援助,「覺得好大轉變嘅係老師主動咗好多,『你聽唔到要同我講』,而我就慢慢知道,原來我可以講出我嘅需要」。學校處境的改變,令嘉茵漸漸對聾人身份釋懷,明白原來有人願意接納她的身份,甚至主動提供援助,亦不再介意別人的目光,在街上使用手語與父母溝通。
社工:大眾忽略聾人子女需要
聾福會助理社會工作主任游咏指,嘉茵的成長經驗與其他聾人子女十分相似,大眾與聾人父母均理所當然認為子女是天生的翻譯員,年紀小小便讓他們處理大小事務。然而,很多時候卻忽略了他們其他方面的需要,聾人子女只能在一知半解下強迫自己處理問題,「有個6歲嘅CODA覺得做翻譯好攰,一個電話打過嚟,佢就會畀父母拉走做翻譯,令佢可以玩嘅時間變少」。
游咏提到,聾人子女在小時候遇到的困難亦較多,不少聾人父母在面對小朋友發脾氣時,往往不懂如何處理,「因為小朋友手語未到咁好,表達唔到,而父母又唔知佢嬲嘅原因」。加上聾人子女時常對其身份感到模糊,「因為佢哋同其他小朋友唔同,會懷疑自己係咪畀其他小朋友差,又怕講嘢唔標準,令到自己好自卑」。
嘉茵畢業後,現時於一間主流小學任職手語雙語老師,空閒時亦會充當義工,協助和她同樣來自聾人家庭的孩子。她以過來人身份指出,社會上的「小CODA」應該感到自豪,因為他們比其他人掌控多一種語言,亦寄語他們遇上困難應主動尋求協助,「雖然都有少部分人未必肯幫,但其實大多人都好願意幫手。」游咏則希望社會大眾能多向CODA提供協助,以及接受手語文化,甚至學習手語作為其中一種溝通方式,減少對聾人的誤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