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年到】一老一嫩看客家拜年 小村民︰客家是梅菜扣肉
大年初二的大水坑孟公屋村輪流拜年的習俗,已超過200年歷史,對新舊二代人卻有不同的心願。
成師傅
70多歲
現任孟公屋村村長成權峰的父親是舞麒麟的教頭,一身洪拳好功夫。
談50年前從西貢到馬鞍山的拜年,師傅眉飛色舞。沒有鐵路,更沒有公路,從前大年初二,早上9點出發,拿着麒麟、食物和水,用雙腳爬過蠔涌、企嶺,穿越馬鞍山,花上8小時,下午5點,才到達大水坑村。接着開始拜年舞麒麟,入夜就借宿在村屋內。少年不知苦,拿着麒麟遠足,「比你去才開心」,是光榮。
時代改變,有車代足,8小時的腳距變成40分鐘的車程,但人心也變。
昔日出席拜年村民達200人,今天剩下100多人。拜年出發前,成師傅要預先「捉人」,邀請年青人參與。維繫村民,講客家文化,成師傅付出不少努力,成立坑口區客家麒麟文化交流會,用舞麒麟聯繫坑口14條的客家村,到處表演,現有10多位年輕第子拜在門下習武學舞麒麟。
成里謙
14歲
長得胖胖可愛的成里謙,學習舞麒麟已一年半。在西貢讀書,最熟識的客家話是「食飯啦」。
拿着滿手食物的里謙,說起客家話有點尷尬,重覆他最擅長的「食飯啦」。他舞麒麟的原因是保存客家文化,問他甚麼是客家文化呢?原來是梅菜扣肉。
周六晚上,花上2.5小時學習舞麒麟,爬高跳上,好不辛苦。孟公屋村內的小朋友一齊學習,是最開心的事。可惜,回到校園卻是另一回事,不敢跟同學說舞麒麟,「怕俾人取笑」,學校中隻字不提客家人的故事。
「文化」是傳統的出路?
不同族群文化,豐富香港的生活,如何承繼呢?時代變,節慶習俗也變。
中大副講師葉德平指出昔日的傳統有實際的需要,如舞麒麟習武,是為了守護村中水源。今日舞麒麟的意義改變了,變成客家文化的象徵之一。
不少村民努力推廣族群文化,官方除了有名無實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外,也需要配合教育和推廣,,為「客家」等文化去污名化,從重營造社區,重新發掘社區村落的故事,吸引年青人回流,讓創意融入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