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做壞事?義工團盛行致柬國孤兒院激增 大學生倡負責任做義工

撰文:何潔泓
出版:更新:

柬埔寨兒童團體Friends International網站有張海報:孩子被困玻璃箱,遊人從外拍照,諷刺「兒童不是觀光景點」。據2011年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報告,2005年至2010年間,柬埔寨孤兒院數量上升75%,只有28%是失去父母的「真孤兒」,44%兒童由父母或親人送至,並認為這是「孤兒院旅遊」盛行令家人將兒童送往孤兒院所致。有見香港不少義工團前往探訪和捐款,8名大學生成立組織「STIR搞作」,認為「服務唔係咁簡單」,推動公眾先學習、後服務,避免「好心做壞事」。

柬埔寨兒童團體Friends International推動「兒童不是觀光景點」運動,海報中的孩子被困玻璃箱,遊人從外拍照,諷刺孤兒院商業化現象。(Child Save Network網站)

「捐款者對兒童慷慨 孤兒院變牟利生意」

據聯合國調查,柬埔寨孤兒院由2005年的154間增加至2010年的269間,住了近12000名兒童。二百多間孤兒院中,只有21所為公營。家人送孩子去孤兒院的原因眾多,47%人因家庭貧窮,其他則包括減低經濟壓力、讓子女得到學習機會、家人患病、父母離異或再婚等。61%孩子離開後終與親人團聚,反映孤兒院是家境貧困的中轉站。

報告又指,不少收容所環境不利兒童成長,例如數十名不同年齡的孩子睡在同一房間、職員與兒童同睡、院舍聘請職員時沒有嚴格的背景調查,因而令兒童欠缺保護,備受風險如欺凌和性侵。據2009年國際移民組織(IOM)調查,部分收容所的孩子與職員比例高達81:1,令兒童在成長階段得不到足夠關注。

正因孤兒院情況不堪,故能吸引不少善心人捐款。除了大城市如金邊和暹粒的酒店和旅行社兜售「孤兒院行程」,各國的義遊團也會安排前往服務,促使越來越多孤兒院出現。據柬埔寨政府估計,所有私營孤兒院皆由海外捐款支持,當捐款不足時,院方就會要求孩子向旅客表演傳統舞蹈,甚至要求兒童夜間在街頭籌款以增加收入。大部分孤兒院亦沒有向捐款者發收據或帳目記錄。

Friends International 負責人 James Sutherland 直指柬埔寨部分孤兒院已經變成牟利生意。(截圖)

Friends International 負責人 James Sutherland 指出:「現在柬埔寨沒有衝突、自然災難和戰亂,故數字實際反映旅遊業發展。捐款者尤其對兒童慷慨,令孤兒院變成牟利生意。」「兒童不是觀光景點」運動表示,孩子一般生活於惡劣的環境,以吸引更多捐款;有柬埔寨母親回憶送走孩子的原因,是有人跟她說:「把子女送到孤兒院,院方就會給你錢。」

而善長的捐助往往源於不解現況,聯合國報告指,近五成受訪旅客以為孩子被送往孤兒院的原因是失去所有親人、也有近六成人認為失去雙親的孤兒應該由親友收容。Friends International 深信家庭與社區支援才是兒童成長的最佳環境,因此積極推動兒童回家運動,協助「孤兒」重返父母身邊、也為失去雙親的兒童尋找親戚或鄰居照顧。

有見香港每年眾多義工團前往孤兒院服務,8位大學生成立STIR,推動義工「先學習、後服務」。(STIR提供)

大學生組團考察:義教系統欠跟進

有見香港各大院校及民間組織每年舉辦無數服務團,8位大學生成立STIR(Student Take Initative Rally)。他們質疑義工在不了解當地情況下前往,提供的服務未必適切,更可能帶來負面影響。他們提倡義工教育,推動有效益的社會服務。半年前,STIR聯絡上Friends International,組團到當地了解問題。

去年炎暑,12位學生到達柬埔寨金邊,隨意在街頭截一架 Tuk Tuk(出租三輪車),表明想到孤兒院參觀。司機爽快答應,途中帶他們到糖果店和文具店。學生林姵妡回憶,司機與店家看似早有共識,兩人一起推銷,學生以3美元買了包糖、十多美金挑了數本記事簿與原子筆。林姵妡形容,一美元在當地可以吃到一份便餐,團員感到未到達目的地,經已走進一條龍服務的孤兒院觀光旅程。

到達目的地,數十名兒童跑出來熱烈歡迎。團員隨即發現孤兒院的外牆亮麗,壁畫重複由不同的服務團繪畫,但硬件設施卻沒有改善,數十兒童擠在殘破的木屋,他們不禁反思,義工提供的服務是否真正適切?

他們在課室遇到一位法國少女,義教簡單的ABC句式,但該院的兒童都能以暢順英語與人溝。黎悅知不解,「為何義工沒發現問題所在?他們有責任找出兒童的真正需要。」她指出服務團之間欠缺學習系統,新團不能翻查舊人的教學紀錄,沒有溝通與交接,導致內容重複,「一般人只停留數小時至幾天不等,我們建議不要教需要跟進的內容,孩子需要有系統的課程,應由長期駐守的老師負責。就算要教,也應建立紀錄系統。」

Friends International 經常教育當地人,期望群眾向旅客及捐款者宣傳 ‘Children are not tourist attractions‘及 ‘Don’t Create More Orphans‘。(Friends International 網站)

「義工」反被孩子娛樂  孤兒院女孩:我們不是猴子

眼見不少人抱「到此一遊」的心態,黎悅知說:「大家去到孤兒院,興奮拍照擺上網,展示自己體驗當地生活。但有沒有考慮過其實在消費別人的貧窮?有沒有認真感受對方需要?香港的孤兒院不開放予人隨便參觀,為何大家又會隨便跑到別國的孤兒院,拍照公開兒童的樣貌?」

另一名成員尹曉晴到過中國、尼泊爾等地的服務團,深刻感受到即使義工教學內容並不適切,孩子一樣會歡喜地笑,反倒在娛樂來者。她認為,孩子生活在「孤兒」的角色設定,令義工難以得知他們的真正需要。

十年前,港人陳麗娟到柬埔寨孤兒院長期服務,後來創辦「小羊教育」在當地提供幼兒教育。她回憶有位女孩,長大後抱住她說:「老師,我們不是被人觀賞的猴子」。她淡然說:「他們是有感情的,如果人們只來幾小時或數天,然後永遠不再見,孩子對關係建立的價值觀會變得短暫,他們需要的是長期生命導師。」

STIR 成員在考察後檢討所見所聞,黎悅知質疑,不少大學生去完只會檢討自己學到什麼,卻從未詢問當地人得到什麼。(STIR提供)

先向在地團體了解  建立可持續系統

STIR強調成立目的並非阻止人去做義工,而是要「先學習、後服務」。黎悅知指,現時服務團風氣盛行,未計民間組織,每年大學的各個系會、屬會、書院都會舉辦類似活動,保守估計每年有過千人到東南亞地區提供服務,「如果能讓作有效益的服務,會有很大影響力。」

STIR推動義工「學習更聰明的方式」,出發前作深入資料搜集,主動詢問當地機構受眾的需要。完成後不止要反思自己學到什麼,也需評估當地人意見。「撤離計劃」亦同樣重要,例如思考如何建立可持續性計劃,協助當地人建立完善系統,同時紀錄自己的服務,讓義工離開後,影響力得以持續。

她又指,若果服務團選擇不再回去,應做一次過完成卻可延續影響的服務,如醫科生做口腔檢查;若涉及長期系統建立如教育,義工可按照專業協助當地教師制定教學框架。不少在地慈善團體欠缺資源做孤兒院調查、數據分析,STIR認為團員可考慮參與研究,取代親自到前線接觸兒童。聯合國則建議捐款者及旅客改為支持推動孩子回家的運動,並捐款予提倡家庭及社區照顧模式的機構。

「義遊」與各地機構合作,每年提供近3000個服務團。項目經理馬藹誼認為,孤兒院商業化不在於服務本身,而是源於搞手沒有了解當地情況,故未必能幫助當地人解決問題。她建議與在地機構合作,提升服務效益。

STIR成員黎悅知補充,「大學服務團風氣強盛,學生離開中學,覺得終能踏出世界做有意義的事,加上得到院校資助,不用付完整旅費,很難叫他們不要去。還望大家謹記,First golden rule, do no harm. Second rule, do goo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