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塘重建|巴士、小巴站搬入商場 小巴司機主導盂蘭文化瀕臨消失

撰文:曾鳳婷 黃偉民
出版:更新:

隨着觀塘重建計劃項目第四、五發展區即將開始,重建似乎已接近尾聲。一些圍繞街道而生的街頭小販和小店大多已搬遷或重新安置。整個重建計劃的最後一塊版圖──觀塘巴士站和小巴站也迎來搬遷,揭示觀塘固有的街道文化和社區面貌將會大改變。有社區人士大嘆可惜,認為搬遷站位等同以商場取代街道文化,該區圍繞紅色小巴背後的獨有盂蘭文化或會因而不復存在。

街道和交通原是觀塘的重心,不少店舖和街頭小販都依賴由巴士和小巴站所帶來的人流應運而生,衍生出觀塘獨有的街道文化。但隨着重建計劃最後一塊版圖「起動」,整個觀塘社區將迎來大改變,觀塘巴士站和小巴站明日(2日)由原址遷去市建局重建項目「凱匯」基座商場樓下,新巴士總站位於項目基座一樓,地面則是小巴總站。

街邊小販頓失交通人流

搬遷站位不只是交通規劃問題,也影響到兩批街頭小販,包括現時仍在裕民坊公園周邊經營的13檔街頭小販。facebook專頁「活在觀塘」版主袁智仁表示,13檔街頭小販至今仍未有安置方案,相信巴士站搬遷後會因人流減少而影響生意。

袁智仁認為小巴和巴士站搬遷後,小販和市集會因為失去以往位處交通樞紐旁的優勢,人流隨之銳減。(黃偉民攝)

袁智仁亦提到,因物華街臨時市場兩度搬遷,未來將被安置在新小巴站下層裕民市集的小販生意也會受到影響。他指曾暫時安置小販的同仁街市臨時市集位於舊小巴站旁,當時也有一定的人流,惟新的裕民市集位置不再是小巴站附近,市民需要特意走到下一層,才能前往市集。市集小販會因失去以往位處交通樞紐旁的優勢,人流隨之銳減。

人流驟減,小販能否靠加價維持收支平衡?袁智仁指,部分小販如工匠需要以低成本經營,才能維持生計,「換一個電池20蚊,佢哋(工匠)要點樣維皮?就係因為街道人流多,唔使交租,只需要畀牌費先做得住」,故他們必須要圍繞街道應運而生。他認為若他日把小販安置到商場中,小販恐怕未能負擔龐大租金,難以適從。

袁智仁認為若他日把小販安置到商場中,小販恐怕未能負擔龐大租金,難以適從。(黃偉民攝)

除了固有的街道文化受到影響外,觀塘舊社區的人情味也隨着搬遷而漸漸消失。袁智仁提到,觀塘有一家果汁小店,十多年來風雨不改,每天營業至凌晨兩點,店主為的只是想待熟客到來喝一杯果汁,「可能你會認為晚上12點仲有邊個會嚟買果汁,但其實會有,因為唔少人都係返完夜更,放工落車之後,就會去買杯果汁」。他指觀塘街坊多是基層人士,居住環境欠佳,或難以煲湯,故習慣下班後到店舖買一枝果汁來喝。店主亦會在休息時,事先打電話告知熟客,避免他們「摸門釘」,可見街坊情誼之深厚。

只剩下外殼的裕民坊

站位搬遷原來也連帶影響該區的獨有文化。袁智仁指,觀塘的小巴站不單是一種交通工具,而是蘊含觀塘的獨有文化,「盂蘭節係香港嘅非物質文化遺產,而觀塘嘅盂蘭節係由一個行業主導」。

在袁智仁眼中,觀塘的小巴站不單是一種交通工具,而是蘊含觀塘的獨有文化。(黃偉民攝)
「以往盂蘭節燒街衣、化寶、拜祭呢啲習俗,冇辦法係商場進行。」
facebook專頁「活在觀塘」版主袁智仁

現時除了青衣造船業外,觀塘便是唯一一區的盂蘭節是由行業主導,那就是小巴司機。紅色小巴在六、七十年掘起,當時正值最賺錢的年代。碰巧紅色小巴的經營權多數由潮州人把持,而潮州人非常重視盂蘭節。

現時觀塘紅色小巴站仍放有香爐,也有一些公共空間讓他們進行祭祀活動,他日搬進商場後,小巴站僅有的公共空間亦會隨之消失,「以往盂蘭節燒街衣、化寶、拜祭呢啲習俗,冇辦法係商場進行」。故他認為因重建而遷移小巴站,而令這些獨特的文化習俗消失,相當可惜。在他眼中,重建後的裕民坊只剩下外殼,沒有內在的靈魂。

現時觀塘紅色小巴站仍有香爐,也有一些公共空間讓他們進行祭祀活動。(黃偉民攝)

形容新站加設抽風裝置設計本末倒置

袁智仁同時對新站位的設計感到憂慮,他指舊車站是一個開放式設計,較少空氣流通問題,但新小巴站的設計與現時藍田交匯處設計類近,空氣流通方面不太理想。他認為市建局加設抽風裝置是本末倒置的設計,「因為空氣差,先要用抽風同冷氣裝置」,擔心觀塘新交通交匯處會與藍田交匯處一樣,引發嚴重的空氣污染問題 。

就小巴站的設計憂慮,市區重建局回覆指,未加設無扇葉通風裝置前,車站鮮風量已達到運輸處的標準,加設裝置後能令小巴站的空氣更流通。局方又提到,通風裝置能把周邊的風從頂部引入到小巴總站內,1分量的鮮風可達4至10倍風量,能減少站內攝氏1.5至2度的溫度。裝置亦能因應周邊風量而自動開關,節省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