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建環評推新標準 倡發展考慮周邊社區 深水埗新居屋獲鉑金級

撰文:呂嘉麗
出版:更新:

不少新豪宅屋苑落成後以綠色社區作包裝及賣點,但「唔係講就係」。香港綠色建築議會今日推出綠建環評社區1.0版評估工具,在一般的綠色準則如節能、廢物管理以外,為發展項目的社區及室外環境作評估,鼓勵設計好的公共空間並與周邊社區融合。發展中的深水埗發祥街西居屋項目、西九龍文化區和九龍灣機電署總部皆獲發最高級別的「鉑金級」認證。

由於車輛通道遠離行人道及花園,發祥街西項目的居民可享用無車戶外空間。(受訪者提供)

評級準則:社區參與、空間設計、文化遺產、本土特色

綠建環評是由香港綠色建築議會倡導研發的環保建築指標及評級系統,鼓勵業主及物管公司「Go Green」,減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該議會參考海外社區評估工具及集結業界意見,推出綠建環評社區1.0版,設立社區評估範疇,為申請人在發展項目總體規劃階段(Masterplanning)時作評級,範疇包括社區參與、室外空間設計、鄰近社區設施、行人為本的設計、文化遺產、空間營造及本土特色等。

生態價值及文化遺產為其中一個評估範疇,香港綠色建築議會綠建標籤委員會主席伍灼宜教授指,文化遺產不一定是獲得古物古蹟辦評級的建築,平凡如一間茶餐廳、街道文化如鴨寮街,都可以是社區的瑰寶,發展時應多加了解。

伍灼宜認為,香港人均居住面積小,因此室外空間尤其重要,可惜現時公共空間與人口比例非常不對稱,固希望透過評級,提供誘因及「何謂好社區」的標準,推動業界改變。

深水埗發祥街西居屋項目構想圖。樓宇L型設計,即使2棟減至1棟仍用盡地積比。(受訪者提供)

房委會落區諮詢 2棟樓宇變1棟 設計優質戶外空間

發展發祥街西的房屋委員會副署長(發展及建築)馮宣萱指,他們發展前已「落區」做公眾參與,在區議會諮詢過公眾,與鄰近的學校保持聯繫。她指,房委會原初步構思在0.6公頃的地皮發展兩棟樓字,但在諮詢過後,為了減低項目對鄰近學校及社區的影響,如通風及景觀,房委會決定將設計改為一棟樓宇。

而地皮北面的「發祥街西遊樂場」,原有一個遊樂場要拆卸,房委會在規劃時決定於施工較後階段才接收及關閉它,達至與新遊樂場「無縫交接」。另外,住宅L型設計,主要入口處設計了一個三層高的空間,以維持鄰近地區的通風和景觀。室外空間方面,由於車輛通道遠離行人道及花園,居民便可享用無車的戶外空間。馮宣萱指,為配合社區影響而作的調整,並沒有增加成本及時間,例如透過設計較長的的走廊,便可在2棟變1棟的情況下仍用盡地積比。

綠建環評社區 1.0 版督導委員會召集人潘智暉指,是次推出新的評級,希望發展商及業主可跳出框框,「Think Out of the Building」,多考慮建築物對鄰近社區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