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英年代抗鼠疫遺產 95年公共浴室被評為二級歷史建築

撰文:曾鳳婷
出版:更新:

一個世紀前鼠疫為患,當時香港也是其中一個重災區。鼠疫在1894年開始後,接着30年間每年都會在香港無間斷爆發。由於當時華人並未接受西方的醫療以及配合港英的防疫政策,令鼠疫爆發之初未能立即受控,受影響的範圍不斷擴大。嚴峻的情況促使港英政府推出一系列的抗疫政策。而在當年抗疫一戰中有着關鍵作用的西營盤第二街公共浴室,在9月11日由古諮會委員通過,被評為二級歷史建築。
攝影:梁鵬威

當時政府選擇從社區的公共衛生入手,他們認為只要改善社區上的潔淨度和提升人們的衛生的意識,便能有效地減緩鼠疫蔓延。因此,港英政府開始在各區建設不同的公共衛浴設備和醫療機構供華人使用,而這些設備更集中在當時鼠疫重災地區,即華人居住地。屹立在西營盤的第二街公共浴室(下稱:公共浴室)因此而生,至今已沿用95年,可謂見證着當年香港的抗鼠疫的歷程。

走進第二街,一棟有別於周圍高樓大廈映入眼簾,一幢僅兩層的建築物,外牆是搶眼的粉紅色,令路過的人都不由自主多望幾眼。記者採訪當日,更有數名中學生圍在公共浴室門前研究,似乎對這二級歷史建築甚有興趣。從公共浴室的外表看來,像是公廁,往往需走近看,才驚覺是浴室。

少有歷史建築能保持原有用途

若不主動了解,大概沒有人知道這一幢平平無奇的公共浴室已建成95年,一直沿用至今。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下稱: CACHe),項目經理劉天佑(Willis)指出,在2014年CACHe設立歷史文化徑時,他便開始留意到該公共浴室,經過一番研究後,發現該建築物十分有歷史價值,盼透過申請評級去保護建築物,「很少有歷史建築到現時仍能像浴室保持原有的用途。同時原真性高,建築物在經過95年後,也沒有受到大型的變更」,故當時他對這幢建築物沒有被評級感到詫異。

項目經理劉天佑(Willis)表示很少有歷史建築會像浴室一樣既保有原有作用,並保存得好。(梁鵬威攝)

現時,香港只有三個公共浴室只提供淋浴而沒有提供廁所服務,西營盤第二街公共浴室便是現存中歷史最悠久的一個。公共浴室位置在第二街和第三街的中間,在當年仍未填海時,西營盤靠近碼頭,東邊主要是白人和社會地位較高的人士居住,一些低下階層的華人則在西邊居住。鑑於當時華人沒有資源,加上普遍的生活水平較低,生活環境惡劣,致區內患病人數眾多,促使西營盤一帶被選為港英政府抗疫政策的試驗區域。

香港大學建築文物保護課程學部碩士生李豪華(Hoover)在浴室的保育中是一個關鍵角色,他去年6月遞交關於浴室的歷史建築評估報告予古物古蹟辦事處作評級申請,在提交報告前,他對浴室多方面進行研究。

他發現現時浴室仍有服務社區的功能。他憶述在多次訪問中,發現這幢平平無奇的浴室比他想像中更多人使用。他解釋,由於西營盤是一個舊區,不乏一些住在唐樓和劏房的街坊,他曾遇過有人在浴室中取水、洗衣及洗澡。經Hoover深入了解,才知道使用者住在劏房,家中並沒有獨立的廁所,故會選擇在公共浴室處理。亦有習慣在周末到西環鐘聲泳棚游泳的街坊會到浴室沖洗,「因為泳棚附近無沖洗的地方,所以有街坊會踏單車過來洗,這已經成為他們的習慣。」

他們希望浴室在保育下,仍能保有現有功能,為使用者提供服務。(梁鵬威攝)

浴室內心思設計排濕氣

雖然浴室已是接近上個世紀的產物,但當中也有不少設計小巧思。Hoover指出在建設浴室時,工程師因考慮到沐浴時會室內濕度高,過多的濕氣或會影響到建築物的橫樑,故在浴室中不難發現不少用作排熱氣/濕氣的設計,例如在外牆樑與橫樑之間保留縫隙(氣孔)、窗戶使用百葉窗,在兩樓更會看見有升高氣窗。這些讓浴室作通風之用,其空氣流動性高。

當年公共浴室以實在、樸素為主。Hoover解釋,「因為當時正值鼠疫,當局只想用最少經費盡快建好,提供一個潔淨身體的地方給基層市民」。故浴室設計正正方方,並以水泥鋼筋為結構,又用花崗岩石作基座造平地基。浴室在天氣較涼時更會提供熱水,第一代是使用煤礦作燒滾熱水之用,第二代使用柴油,現在才改作使用煤氣。 故此,兩層公共浴室盡頭也有一間小房,起初是燒煤礦的地方,而在浴室上班的員工亦在此地留宿。

對於西營盤公共浴室被成功評級,項目經理劉天佑(Willis)認為這是一種在現時制度下保育歷史建築的方法。他希望保育浴室同時,也應該讓更多人知道這段抗疫歷史。過往他曾帶領導賞團到浴室參觀,「很多人在未實質看到浴室前,都斷言這裏是公廁,不是用作洗澡」。

設計欠缺隱私 參觀人士曾譏為豬欄、集中營

曾有參觀人士向Willis表示,該地像豬欄和集中營,亦有人對浴室設計感到訝異,斷言「如果是我就不會在這裏洗澡」。Willis認為這些反應只有在真實看到建築物時才會發生,在教科書上的描述並不能取代。他解釋,浴室設計的門較為低,只要對方有意便能看到對面的人在做什麼。在現時私隱為主的社會中,會很難再看到這樣的設計。故他希望保育下,也能留下這一份衝擊,讓人們實實在在地了解這段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