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下入紙城規會建佛堂 樓上居民、鄰廈街坊齊反對 終令申請撤回

撰文:郭雅揚
出版:更新:

所謂佛門清淨地,很多人以為佛堂大多在郊野之地,但隨着學佛風氣愈來愈盛,佛堂正漸漸滲入市區,甚至走入民居,隨之帶來爭議,因為居民不清楚佛堂用途,憂慮「人神共住」而群起反對。如果你這幾個月途經青山公路葵涌段,想必會看到馬路側「反對興建佛堂」的直幡,那是葵英大廈居民保衛家園的行動之一,成功阻止佛堂進駐,打了一場小勝仗。

青山公路葵涌段側掛起「反對興建佛堂」大直幡,幡後三層位置便是擬建佛堂之地,後樓梯與大廈其他樓層相通。(郭雅揚攝)

老街坊最忌「人神共住」

法團向年老居民交代事件,自己地方自己救。(郭雅揚攝)

城規會於今年7月收到香港菩提學會有限公司申請,要求把葵涌葵英大廈地下G5號舖及1至3樓用作「擬議宗教機構(佛教學會)」,總樓面面積約1,410平方米,包括食堂與廚房、講經堂、靜修室及禪修室。居民收到城規會通知信件才得悉樓下將變成佛堂,頓時人心惶惶,怕帶來人流而增加附近交通負荷,更憂慮將有「蓮位」(往生者的牌位)進駐民居「大吉利是」。

樓齡超過40年的葵英大廈住滿老人家,忌諱興建佛堂。因為申請人回應公眾諮詢信件時指,「或會適度放置蓮位但未決定」,老人家覺得在家樓下設置蓮位是人神共住,「唔老泥」,故即使申請人承諾不會設置骨灰龕位,仍難釋除疑慮。

於是,一班年五六十歲的法團委員,奔走於各大政府部門間,又聯同附近的大廈搞聯署,並向自家居民派發問卷調查,更在大廈當眼處掛上直幡,力排佛堂進駐自家地方。

「佛堂」其中一層擬用作食堂與廚房,還有講經堂、靜修室及禪修室。(摘取自城規會文件)

附近舊樓和應齊聯署

梁成基在葵英大廈樓下經營電器店已11年,與這裡的街坊相熟,數個月來為居民奔走反對興建佛堂。(郭雅揚攝)

法團主席梁成基曾為此向城規會遞信,力陳在民居興建佛堂的憂慮,他多次重複道:「興建佛堂本來是件好事,但應在遠離民居的地方做,這兒始終是舊區,附近又多老人院,始終較忌諱,將心比己,你都不會希望自己樓下有佛堂啦,對不對?」此外,他擔心佛堂落成後會帶來人流,「1樓申請來吃齋,屆時一定引來很多人,如果剛巧這兒有老人院的老人家出事call白車,那怎麼辦呢?」

梁先生指出,附近多達9間老人院,常出現召喚救護車的情況,擔心堵塞交通或出現意外。因此,附近大廈都十分支持,一同聯署及寫信予城規會,阻止佛堂進駐舊社區。「大家在這裏的舊樓住了好多年,都幾團結㗎!」梁先生開心說。另外,法團向所有居民82戶發出問卷,收回62份,反對的就有60份,居民清晰地齊齊反對。

丟空3年 前身為劏房 

擬建佛堂單位在2013年之前為出租劏房,其時大廈業權正在轉讓給宗教團體,傳聞準備興建佛堂,70戶劏房被業主要求數月內要遷出。梁先生指,單位丟空3年至今,「佛堂都算慈善團體,為人民服務,如果用作補習社、中醫館等對社區好的事情,大家當然支持啦。」現佛堂雖被申請人主動撤回,但未來有何用途不得而知,梁先生說:「都無得擔心啦!地方始終是別人買的。」

香港菩提學會有限公司回應指,撤回申請非單一因素,而是考慮整體情況如附近交通配套等,認為現階段未必是最適合時間做此事。至於騰空樓層會考慮放租、或出售,屬團體考慮,不便透露。

隨着改為佛堂的申請撤回,一班老街坊可謂小勝一仗,挽回「舊城區」片刻的寧靜。

葵英大廈(中間粉紅色大廈)處於舊樓群中,樓下有茶餐廳、士多、車房等,儼如一個小社區,左鄰右里相熟。(郭雅揚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