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考古員翻千張舊相片追查石牆歷史 查出城內「古董」身世

撰文:黃文軒
出版:更新:

上月8日藝人楊明駕駛時滿身酒氣,失控撞毀一幅逾80年歷史的石牆,事後涉嫌拒絕提供血液樣本被捕,目前正續保至本月下旬。張朝敦是本地石牆研究者,也是中西區關注組成員。石牆被撞倒後,他希望向大眾分享香港石牆的故事。
自2011年起,張朝敦開始研究本地石牆歷史,常常進出政府檔案處,又在網上看過數千張舊照。假期時他穿梭城市漫步,每發現一幅新石牆,腦海便飛快地翻開讀過的舊照片,對照石牆的落成年份及背後歷史。他看着石牆,常不自覺發出慨嘆,「你以為身邊的事物好普通,當中可能已經是接近100年的古董。」
攝影:黃寶瑩

加路連山道一幅石牆高約4米,內有3條陶瓷水管。張朝敦說,以前年代還未有塑膠,故排水管多用陶瓷製成,現已為全港僅餘的陶瓷水管。(黃寶瑩攝)

與張朝敦相約在銅鑼灣,他身穿一件短袖恤衫、黑色西裝褲,一手提着平板電腦,活像一名歷史教師。他領着我們徐徐走到加路連山道一幅石牆。站在約4米高的石牆下,他興奮地指着在石牆內的陶瓷水管,娓娓道來它的歷史,「當年水管用陶瓷製,用來排走山上的水,現在還active」。

陶瓷水管用作排山水,被排出來的山水用作附近居民的沖廁水。(黃寶瑩攝)

話音剛下,他立馬跑到馬路對面的禮信及禮雲大廈群,又指指下方的渠蓋,說:「這幾幢樓,沖廁不是用鹹水,是用陶瓷排水管排出來的山水,現在還有幾幢大廈的天台上,有個大水箱儲備山水。」他曾對比不同年代的舊照片,估計石牆於1924年加路連山道開山時興建,已屬較後期建造的石牆,也是全港少有被古諮會評為三級歷史建築物的石牆。

2017年,施政報告提出擬將銅鑼灣加路連山道的前機電工程署總部一帶改劃成商業地皮。意味着環抱地皮而建的石牆或面臨清拆危機。不過大抵這是全港僅餘的陶瓷水管,去年古諮會將加路連山道石牆及瓦管列為三級歷史建築物,日後即使發展地皮,石牆及水管亦能得以保留,方才在發展巨輪下逃過一劫。

提起石牆,張朝敦便滔滔不絕,「你睇吓我,有人聽我講就好開心。」(黃寶瑩攝)

石牆建築風格各有特色

回溯香港石牆起源,由於香港岩石資源豐富,舊時政府若要平整斜坡,多修以石頭砌成石牆用以開墾。據張朝敦研究,他大概以建築時間來分辨石牆,分別是前期、中期及後期。他發現香港的石牆,最早出現可考究至1840年代至1860年,石牆上的石塊被打磨得極規則,並以「一丁一順」方法排列,石塊之間均衡貼緊,如爹核里石牆及九龍寨城城牆。

中期的石牆則大概由1860年至1890年落成,由於打磨石塊需時,加上隨着殖民地政府運送英泥來港,便利了鞏固牆身工序,為了節省打磨工序,石牆形狀始變得不規則,如1862年開墾的般咸道。然而直至20世紀,石塊再次變得規則化。

翻憲報、閱千張舊照片「揭秘」

沿着銅鑼灣,張朝敦領我們走過中央圖書館,抵達天后留仙街石梯。甫到埗,便發現石梯上半部已用混凝土加固,原有石牆部分已被覆蓋掉 一半。張朝敦見狀驚嘆:「以前係一條過,冇咗個氣勢啦已經,好可惜。」

石梯連接天后廟道及留仙街,長達50多級,兩旁的石塊整齊,扶手呈拱形,屬全港少見的石梯建築。(黃寶瑩攝)

石梯連接天后廟道及留仙街,長達50多級,兩旁的石塊整齊,扶手呈拱形,屬全港少見的石梯建築。2011年,張朝敦偶然一次經過石梯,驚訝石梯之美,忽發奇想打算了解石梯背後歷史。他在網上討論區、政府檔案處翻查了幾千張香港舊照片,又對比自己收藏的舊地圖,終發現天后於1920年代開始發展,更找到當年工務局發出的憲報,證實留仙街石梯於1930年建成。

隨着殖民地運送英泥來港,令混凝土普及化,現今社會已多數用混凝土修建斜坡,石牆也自此成為歷史印記。(黃寶瑩攝)

追查石牆的故事像查案一樣,找出一點線索便抽絲剝繭地分析,背後耗上龐大時間,張朝敦對此卻不亦樂乎,「我很喜歡古玩和歷史。」他從皮夾裏抽出一塊銀幣,它比普通一元硬幣大少許,上面寫着「中華民國」,銀幣的另一面是一隻帆船。這是1930年代由國民政府鑄造的大洋,「我叔叔當年發薪水還是用大洋,一個大洋已能買到3、4包米,有一天他在舊物中找到便送了給我,我把它放在銀包,象徵一帆風順,拿個好意頭」。

「我好欣賞以前年代的人那份艱苦,以及為了下一代的心思。石牆是其中一個例子,好amazing!那個變化萬遷的年代,有人在香港的山上鑿出石塊來建牆。」
本地石牆研究者、中西區關注組成員張朝敦

家族耳濡目染 古玩堆中成長

他從小在古玩堆裏長大,爸爸是古玩迷,家中堆滿了舊錢幣和郵票,「小時候常常去翻爸爸的古書,雖然看不懂,但都有氣氛」。小學三年級,他初次接觸銅錢,上面刻有「乾隆」、「嘉慶」的皇帝年號,結果他為此一口氣背下滿清十三皇朝,只為考究銅錢背後的故事。

這樣一個古董迷,長大後沒有變成歷史學者,反而跑到香港大學從事醫學研究。張朝敦不好意思地撓撓後腦說:「我沒有恆心看密密麻麻的字,計數不用睇書,變了向科學發展,後來學懂平衡,放工都要繼續研究,不斷看歷史。」

張朝敦喜愛歷史及古玩,他隨父親收藏舊地圖,早年更把十多幅珍貴地圖捐到中央圖書館去。(黃寶瑩攝)
「你以為身邊的事物好普通,當中可能已經是接近100年的古董。」
本地石牆研究者、中西區關注組成員張朝敦

建築法規定需抵禦颱風 設水管及緩衝層

石牆的故事,也體現了香港的歷史軌跡,「1840年代香港打風死了許多人,至1856年出現建築法,規定建築物須達到某些標準抵禦颱風。石牆也如是,自此打後興建的石牆亦要加疏水設施如水管、緩衝層等。」他說得興起時雙眼發光,「我好欣賞以前年代的人那份艱苦,以及為了下一代的心思。石牆是其中一個例子,好amazing!那個變化萬遷的年代,有人在香港的山上鑿出石塊來建牆。」他深信,每件事物背後都有其珍貴價值,「你以為身邊的事物好普通,當中可能已經是接近100年的古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