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被「迫遷」自備四寶瞓街 麥難民:環境無義務照顧你

撰文:曾雪雯
出版:更新:

麥當勞宣布由本月25日起暫停晚巿堂食服務2個星期,由下午6時至翌日凌晨4時只提供外賣服務,不設堂食,令深宵寄居於店內的「麥難民」頓失落腳點。長年棲身於深水埗麥當勞的Maymay,在「落夜閘」的首天傍晚,一邊受訪、一邊趕着遵守規定把家當搬離麥當勞,忙着到另一區覓安身之所。當人人為抗疫躲在家裏少出門,城裏依舊有一群人棲於街角,無處為家。
Maymay曾建議政府開放閒置社區會堂予麥難民暫住2周,但暫未獲回應。凌晨零時,當尖沙嘴文化中心關燈了,Maymay擁着家當獨坐於一角休息,她準備了「露宿四寶」l紙皮、膠墊、雨衣和飲品應付漫漫長夜。街上人流稀少,只剩偶爾掠過的車聲與排氣口的噪音與之相伴。「只有你去適應環境,環境無義務照顧你」,她說。
攝影:李澤彤

過去3年,Maymay均以麥當勞為「家」。(資料圖片/李澤彤攝)
+3

離開麥當勞 另覓安身處

周三晚上6時許,61歲的Maymay拉着載滿家當的手推車離開深水埗麥當勞分店。過去3年,Maymay均以麥當勞為「家」,從葵興、深水埗到銅鑼灣的分店她都睡過。麥當勞因應疫情而暫停晚市堂食服務2周,她頓失所靠,「點算呢?完全無諗過」。疫情不似預期,她只好出街頭尋找另安身之所。

「只有你去適應環境,環境無義務照顧你。」
麥難民Maymay
隨着麥當勞晚市「落閘」,全港估計有逾400名麥難民再度流離街頭。(資料圖片/李澤彤攝)

Maymay大半生住過許多地方,對油尖旺尤其熟悉,因為她在這裏長大。「細個制水、颱風溫黛嗰陣都係呢頭」。長大後,她亦曾在尖沙嘴一帶百貨公司任職售貨員5年,「後來小朋友出世都係附近」,她說。熟悉以外,安全亦是另一考量,Maymay解釋,尖沙嘴靜中帶旺,有燈照明亦有瓦遮頭,倘大的廁所又能容納她的手推車。離開麥當勞的第一夜,她決定來到文化中心一帶找地方休息片刻。

Maymay兒時在油尖旺長大,離開麥當勞的第一夜,她又回到油尖旺。(李澤彤攝)

「野宿」首日忙於受訪:因為無人出嚟

按香港社區組織協會2019年統計,全港最少有448名無家者以24小時快餐店為家,Maymay是其中之一,亦是少數願意出鏡接受訪問的麥難民。

自麥當勞晚間「封店」消息一出,Maymay的手機不停響起,由周二中午1時許開始,整天忙着接受不同傳媒機構的訪問。她在傍晚撤離深水埗麥當勞,到入夜後於西九龍街頭準備露宿物資,再到文化中心休息,沿途都被不同記者包圍。 對於意外成為露宿界「名人」,她看得很開,「因為無人出嚟」。

對於意外成為露宿界名人,Maymay看得很開,「因為無人出嚟」。(李澤彤攝)

「世上唔公平嘅事,自古至今都係一樣有唔公平」。Maymay認為,社會應該有平衡,弱勢社群付出得最多勞力與時間,但換來最少收穫,常被社會剝削得最嚴重,「但政府或者政客啦,往往向我哋呢批冇還擊力嘅人埋手,咁係咪要逼虎跳牆?」她指,不少弱勢社群日做夜做只求有一頓安樂茶飯,質疑為何富裕社會仍有大批露宿者露宿街頭?她認為露宿者數目是一項民意指標,「你睇得出個政府連幾百人到幾千人的問題,都唔願意做」。

Maymay擔心疫情一旦在社區大爆發,無家者亦難逃疫症魔掌。(李澤彤攝)

多年來,Maymay積極參加不同的機構或聯會,代表弱勢社群發聲,隨疫情擴散,她在訪問中建議政府應開放閒置社區會堂予麥難民暫住2周,其後有立法會議員及社福機構和議。但遠水終歸不能求近火,但建議未落實,她當下最急切是面對「逼遷」到街頭的生活。

多年來,Maymay積極參加不同的機構或聯會,代表弱勢社群發聲。(李澤彤攝)

戶外沒充電位 只能減少使用電話

為應對露宿生活,她準備了「露宿四寶」──紙皮、膠墊、雨衣和飲品。紙皮墊地讓她席地而睡,膠墊墊上紙皮能防雨水,雨衣則為身體擋風雨。畢竟街頭不像快餐店般有瓦遮頭,沒有自助水機,更沒有自助充電位。她只能減少使用電話,避免耗盡電源。

「都想放平個身,但環境唔許可嘛」,偶爾肩頸酸痛,她轉轉身便算。(李澤彤攝)

離開麥當勞的第一夜,Maymay於室外保持警覺,學習適應新環境。雖然她自備紙皮,卻沒席地而睡,而是如常弓身伏在家當上休息。「都想放平個身,但環境唔許可嘛」,偶爾肩頸酸痛,她轉轉身便算。這夜,尖沙嘴一帶多了不少無家者聚集,有區議員到來向無家者派發防疫物資。

「唔知保安行過會唔會以為我係雕塑,行埋嚟都唔覺得我存在呢?」
麥難民Maymay

「唔知保安行過會唔會以為我係雕塑,行埋嚟都唔覺得我存在呢?」她說。疫情橫行下,人人在家抗疫,失去麥當勞庇護的Maymay在街頭迎來首個長夜。

「唔知保安行過會唔會以為我係雕塑,行埋嚟都唔覺得我存在呢?」(李澤彤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