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的後裔】推倒2700萬工程始於6個人 市場推廣模式自救

撰文:何潔泓
出版:更新:

近年,愈來愈多屋邨揭發維修工程動輒數千萬,一些街坊自發監察並推倒工程,大埔太和村是最新例子。
今年六月,幾位居民自發成立關注組,不依賴議員,靠的是日夜相見,埋頭睇文件,街站企足全日,終令2700萬維修費減至70萬。他們埋班組織新人,當選成立新法團。28歲的成員區潔怡笑說:「其實我們是間市場推廣機構。」

「太和的後裔」在「太和邨亨和樓互委會」辦公室內整理理宣傳物資。(余俊亮攝)

隔離邨街坊穿針引線   6人成立「太和的後裔」

面積約百呎的「太和邨亨和樓互委會」,是「太和的後裔」日夜商討的工作室,區潔怡笑說這是他們的「革命基地」。

六月中,區潔怡看報紙,得知自己邨法團以15萬元聘請顧問公司、進行招標,結果,維修3幢大廈各7%的外牆,報價竟高達2700萬元。她意氣難平,「邨內好多獨居老人,沒有方法了解,什麼都不知就被騙。『遠親不如近鄰』,保護他們,是理所當然。」

去年成功對抗富亨邨天價工程的何偉霖向她招手,他們就找上幾位在網上踴躍討論此事的居民。如是者,6月15日晚上八時,幾位不相識的街坊相約開會,快速設計質疑天價工程的單張。三小時後,他們便把傳單派到各家各戶的信箱。這就是「太和的後裔」關注組之始。

「太和的後裔」關注組成員晚上拿着大聲公、宣傳牌,在屋邨樓下宣傳。(余俊亮攝)

由罷免法團到自己參選

6月19日,法團舉行居民大會,欲通過天價工程。關注組日夜宣傳,呼籲街坊迫爆會場,望以流會拖延工程表決。

區潔怡回憶說:「想起都眼濕濕,那天有1200人出席,行都行不到,場外還有100多人排隊登記,樓梯都企滿街坊。」結果主辦單位宣佈人數太多,不能確保投票過程公正而流會。同時,一些消息開始在邨內流傳,「法團說『有人搞事』,若不能如期進行修葺令,全邨將會被罰,甚至釘契。有成員住處的全層24戶被淋紅油,連帶樣貌印在單張,寫上欠債120萬。」後來,警方請該成員到「個人信貸資料庫」評估,取得A+信貸評級,流言不攻自破。

「太和的後裔」決定嘗試罷免法團。太和共有7000住戶,成員收集得1800多戶簽名,希望啟動取得5%聯署就能召開「特別業主大會」的程序,但最後被法團律師否定,無法召開「罷免大會」。雖然罷免不成,法團卻重新招標,修葺費用減至50萬至70萬。

他們自製大型紙牌,印滿天價工程、成員被恐嚇的報導,向街坊解釋事件始末。(余俊亮攝)

區潔怡憤怒,「2700萬的事情,其實50至70萬就能夠解決。」她解釋,屋宇署只需屋苑完成修葺令所列範圍的維修,但法團卻把各樣工程綑綁。結果居民大會的投票選項,不是讓居民決議修葺令內容費用,而是決議修葺令以外的項目,即是維修一幢或者三幢大樓(900萬或2700萬)。而無論是一幢還是三幢,太和邨另外六幢還未完成檢查,加上費用不會封頂,未來要付多少錢,可謂未知之數。記者嘗試聯絡舊業主立案法團,但截稿前尚未取得回覆。

於是,「太和的後裔」著手組織新人參選法團,候選人結合老中青。9月初起,成員連續兩星期擺街站,他們自製大型紙牌,印滿天價工程、成員被恐嚇的報導,向街坊解釋事件始末。9月18日,他們以99%票數當選,街坊相擁落淚。

「太和的後裔」成員把傳單放到居民的信箱。(余俊亮攝)

團隊成員身懷絕技  「我們是間市場推廣機構」

短短四個月,「太和的後裔」成員由6人增至70人。成員從事影像、公關行業、也有教師和設計師。團隊善用網上群組,把握事態發展的轉捩點,把女義工被保安推跌、男成員被打的短片上載,引起公眾關注。此外,團隊有人熟讀招標文件、身任互委會主席兼來屆法團主席的任小姐亦有龐大人脈網絡,合力擴散事件。

「太和的後裔」團隊中有從事設計的成員,設計師以搶眼的顏色、精準的語言去製作宣傳品。(余俊亮攝)

至於「太和的後裔」這個名稱,意念源自一位街坊,成員認為原名「大埔太和邨管理費加價關注組」太過難記,而「太和的後裔」能夠代表團隊形象,便以此自稱,配合從事設計的成員,以搶眼的顏色、精準的語言去製作宣傳品,區潔怡笑說:「其實我們是間市場推廣機構。」

團隊另一位要員,是水上人徐先生。太和邨有九幢,其中三幢住滿水上人,部分不懂廣東話。區潔怡說:「水上人勢力不能忽視,如果三幢人不理你,就沒得玩。」徐先生笑說:「水上人不太相信本地人,我要企出來,解釋件事。即使收工好累,做完街站回家,還是會興奮到睡不着。」

團隊成員在訪問當晚冒雨擺街站,完成街站工作後在涼亭休息,互相擊掌。(余俊亮攝)

不靠政黨議員  自己屋企自己救

問及誰是事件的「火車頭」?關注組成員異口同聲回話:「我們」。跟太和邨民分享經驗的富亨邨何偉霖道:「找議員只會令件事變差,找任何一個政黨,居民都會反感,覺得政黨鬥政黨,居民出聲,大家才覺得是自己的事。」回望數個月的組織過程,區潔怡緊握拳頭,「6月19日至今,我們天天見面,上班做單張寫文宣、在群組狂傾、下班就開會,每日做到凌晨。政黨沒有那麼多資源,不會跟足你幾個月。我們有問議員借物資,但居民才是最切身的人。」

「太和的後裔」起初成立,得到何偉霖穿針引線,他以對抗天價工程經驗,為關注組帶來一套做事方式。區潔怡攤攤手說:「民政處有齊資料,只要你去看,就會有方向。好多人以為你搞,就一定要找熟條例的團體,其實如何去令居民關注才是核心問題。見到屋企人被欺負,由居民自己去做,件事好合理。」

不拿授權書  堅持居民親自投票 「令整條邨覺醒」

一般居民無瑕親身出席大會投票,候選人會預先向街坊拿授權書代他們投票。但區潔怡卻說:「我們不想拍門拿授權,這樣跟舊法團有什麼分別?我們不想『呃呃氹氹』,難道立法會投票你又叫人代你去?票是你的,投票要自己去,這個不能懶。」幾經辯論,關注組將「不上門拿授權書,堅持居民自己投票」設為選戰主題。

關注組解釋,太和邨有些人手上有過百份授權書,要求加入「太和的後裔」。這個令關注組增加勝算的建議,卻被某些成員否決。區潔怡堅定地說:「我們不能為了贏而出賣理念,更不能收集盲信簽下的授權書。關注組的理念,是要令整條邨覺醒,街坊要親身選出自己想要的人。」

「太和的後裔」設計了法團候選人的人名卡,讓居民記得每位參選成員。(余俊亮攝)

轉為「監察組」  以「點亮大埔」為新任務

隨着新法團即將上任,關注組轉營至「監察組」。區潔怡並未鬆懈:「想搞好條邨好辛苦,這裏有7000戶,一部冷氣機滴水都可能找上你。人會變,講到利益,沒人可以保證,所以一定要監察。」很多街坊問怎樣加入監察組,「太和的後裔」希望「人人都是監察組」,那就是說,居民自救,每個人都可以是監察者。區潔怡憶及初衷,「在這裏長大有感情,突然發現條邨患上末期cancer,不去救就會失救」。

 

「太和的後裔」的宣傳單張。(余俊亮攝)

事情尚未告一段落,「太和的後裔」訂立新目標,就是把經驗傳揚開去。區潔怡展望,「大埔區是同期發展的,好多屋苑都有參與租置計劃,不少樓宇也差不多到期維修。我們要去『點亮大埔』,逐條邨逐條邨去點。」

訪問將近完結,成員聲音交疊,情緒依舊高漲。談及理想社區,何偉霖揮一揮手,「從前在屋苑好少打招呼,現在出街都會說聲『乜生乜太』。天價工程反倒令社區和諧,連70歲老人都可以變得好friend。」

生活質感可以是具體的。區潔怡頓了頓:「村屋有後花園,我們邨的後花園就是涼亭、排球場和籃球場。年輕人不應關起房門打機、玩Facebook,社區要提供有wifi的地方讓他們玩Facebook,就算上網都可以落樓。我由一個在網上share新聞的人,變成行落條邨。人們常以為網上世界好大,其實現實世界更大。」

晚上十時許,工作室笑聲不絕。有成員說,他開始懷念當初入信箱的團結日子。然而,並肩打仗的氣氛不會減退,因為「太和的後裔」有了下一個任務,他們稱為:「點亮大埔」。

約百呎的「太和邨亨和樓互委會」,是「太和的後裔」日夜商討的工作室,區潔怡笑說這是他們的「革命基地」。(余俊亮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