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內容

中區警署第四座復修方案 鞏固建築物結構 適度復修活化再用

撰文:客戶來稿
出版:更新:

中區警署建築群是全港最大型的文物保育項目,亦是全港最具標誌性的古蹟之一,其保育活化工程歷時超過十年。這個由香港賽馬會(馬會)與政府合作推行的活化計劃,由馬會負責保育活化工作。專業團隊在復修過程中,傾盡心思及努力,並克服重重困難,審慎地在工程、公眾安全和文物保育之間取得了平衡。

建築群內有十六幢歷史建築物,其中十五幢經過復修和保育後,已蛻變成一個融合歷史文物和當代藝術的大館—古蹟及藝術館,並已於2018年5月開幕及陸續向公眾開放。餘下的一幢歷史建築物—已婚督察宿舍(「第四座」)在2016年部分倒塌後,馬會一直研究可行的復修方案,以找出最合適的解決方案,並秉持嚴謹的保育原則,一方面以安全為大前提,另一方面,使歷史建築物活化再用及向公眾開放,讓市民可享用這個新添的文化空間。

馬會採納本地和海外專家的建議,聆聽社區意見,傾盡心思保育及活化中區警署建築群使活化再用,成為集歷史文物、當代藝術和表演藝術的文化空間,讓公眾享用。

嚴選符合國際文物保育範例

在過去三年探索復修方案的過程中,馬會的團隊從起初提出的八個初步方案,在綜合古物諮詢委員會及其他持份者意見後,進一步歸納成三個建議的備選方案,然後在去年整合成一個復修方案。該方案的設計概念符合國際文物保育範例,亦為古物諮詢委員會接受。

此方案參考了持份者的意見,建議在尊重建築群歷史的原則下,重建第四座的受損部分,與現存部分的外觀適度地區分,並保存建築物的空間,為公眾提供合適的文化場地。

「第四座」復修方案進程

復修方案堅守三大保育原則

馬會與專業項目團隊已深入研究方案的具體細節,並聘請國際木材及石工專家進一步研究,發現整座建築物的磚牆及木造構件狀況非常惡劣,復修工作將面對極大挑戰。就此,馬會在第四座的復修工作將堅守整個活化計劃的三大保育原則:在公眾安全為大前提下,致力復修以呈現其歷史原貌,並在外觀上展現新舊建築融合,將歷史建築物活化再用,開放為適合公眾使用的文化空間。事實上,該方案謹守《巴拉憲章》的國際認可文物保育準則,即僅作出必要的改動並以最少改動為原則進行復修。

保育原則一:安全

有鑑於第四座磚牆及木造構件的惡劣狀況,其復修方案以安全為大前提,詳列出一系列必須執行的結構性鞏固措施,確保工程人員在施工期間、以及活化後在場地工作的員工和訪客的安全。

保育原則二:致力呈現歷史原貌

復修方案將致力保育及復修這座歷史建築及其關鍵特徵,尤其是立面的現存部分。此外,方案盡量在原址或項目工程期間使用原來的物料進行復修,使文物價值的損失減至最低,有助文物的詮釋及呈現歷史原貌。項目團隊仔細地研究及權衡最能減少對文物價值造成影響的選項及施工的各種方法,惟前提必須以公眾安全為最重要的考量。

馬會在第四座的復修工作將貫徹整個活化計劃的保育原則,在公眾安全為大前提下,致力復修以呈現其歷史原貌,使歷史建築物活化再用及開放予公眾的文化空間。

保育原則三:新舊建築融合

建議方案亦在尊重和兼顧建築群歷史的基礎上,以適度的當代手法展現新立面,視覺上兼顧新舊建築,然而在外觀上仍然可以適度地辨別新舊建築的分別,並與整個中區警署建築群融合。

中區警署建築群第四座的復修方案,將貫徹整個活化項目的保育原則,以鞏固建築物結構為基礎,在工程和公眾安全與文物保育之間作出平衡,同時確保歷史建築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令復修後的歷史建築物活化再用,並開放為文化空間,讓更多公眾人士參與及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