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1‧理大】中學老師入理大輔導留守者:這是一場人道危機

撰文:呂凝敏
出版:更新:

昨日(20日)是警方圍封香港理工大學第四日,教育界與數十位中學校長早前與警方取得共識,讓他們由前日開始進入理大範圍,與留守者接觸,行動至昨日繼續有中學校長及老師到場,在中學擔任輔導工作的周子恩老師亦是其中一員。他形容校內環境惡劣,加上留守校內的人被困多日,情緒難免受影響,部分人需要情緒支援。周雖然樂意為留守者提供輔導服務,但強調「解鈴還須繫鈴人」,單靠外來者的輔導服務,並不能解決目前困局,寄語政府需考慮以更溫和的方法,處理這場本港前所未見的「人道危機」。

周一(18日)早上,警方與大批示威者開始理大攻防戰。 (蔡正邦攝)
陸續有留守者因各種原因離開理大校園。 (黃廸雯攝)

消息謠言滿天飛 精神狀態緊張

擔任輔導工作多年的中學老師周子恩指,昨日首次隨校長會進入理大校園範圍,與留守者接觸,形容校內環境如戰場一樣,非常惡劣,留守者身心俱疲,有人健康情況不理想,對外來人的信任度亦低,「佢哋瞓得唔好,氣氛亦唔好,其實嗰度唔係一個正常嘅居住環境」,加上同伴因各種原因陸續離開,以及消息及謠言滿天飛,「佢哋喺入面咁耐,好難對傳出嘅消息有full picture(較全面角度)」,種種因素均令留守者的精神狀態非常繃緊。

攻防戰期間,催淚彈與汽油彈橫飛,理大校園變得面目全非。 (蔡正邦攝)
周子恩留意到理大留守者各有不同的心理狀態。(黃廸雯攝)

留守者三種心理狀態 匿藏者狀況最令人憂心

周子恩指自己不可能接觸到全部的留守者,但留意到留守者各有不同的心理狀況,例如有部分留守者的情緒較穩定,「佢哋好清楚明白自己嚟緊要面臨嘅刑責,知道自己做緊咩,甚至有啲會準備足夠物資留守,佢哋嘅心理質素較高」,周指部分人更在校園內建立起特定的規律及生活模式;另一種則是「陪朋友」心態的留守者,「佢哋未必係有做暴力行為嗰堆,但當初進入理大校園時,冇諗過會被困咁耐」,面對去留兩難局面,這類留守者較為驚慌緊張,內心的掙扎亦較多,「就算佢哋口同你講OK,其實佢哋內心係唔知之後點算,有種唔知等緊乜嘢嘅想法」,這類留守者需要較多的情緒支援。

有留守者在理大校園的地上,整齊地以圍圈方式,擺上同行者的頭盔。(陳蕾蕾攝)

還有一種留守者令周子恩最為擔心,「有啲可能匿埋咗,唔想露面,從來冇出過嚟接觸其他人,唔知佢哋三餐點解決,有機會半夜三更先出嚟執物資食」,他形容這種留守者的人際網絡較少,甚至沒有與人接觸,他們或許本身在示威行動中沒有「組隊」,每次均是「獨行俠」,又或者本身與親友關係疏離,即使失去影蹤也未必能即時發現,「最怕係啲啱啱畢業,未知升學定返工,學校都冇紀錄嗰啲」,他表示若這類留守者真的存在,「我哋唔會發現佢哋,除非佢哋自己走出嚟,咁樣佢哋可以喺入面匿一段好長嘅時間」,令人非常擔心。

周子恩指,理解留守者對警方的不信任。 (黃廸雯攝)

周形容這種被困情景非常罕見,他以打仗作例,「好似兩隊軍隊對壘,其中一隊為了逃避敵軍追蹤,躲在草叢內,很長時間也不出來,「佢哋幾時先會伸個頭出嚟?幾時先會出返嚟?唔知道」。他又形容理大目前情況是「一場好大嘅人道危機」,即使最終能成功清場,如何協助逃離者、被捕者及留守者日後的情緒問題,是一個很大的課題。

周子恩認為,要解決這場人道危機,必須由政府主導,以更溫和的方式處理理大留守者,「要先搞掂(示威者)個心,如果唔係啲仇恨唔會完」。(鄧栢良攝)

解鈴還須繫鈴人 否則「仇恨不會完」

周子恩指理解留守者對警方的不信任,「當第一日佢哋想行出嚟時,警察向住佢哋狂射催淚彈,射到佢哋要跑返入去」,接著是因為擔心「一行出去就被捕」,於是想盡辦法希望逃離現場,包括一些非常危險的方法,「留守者嘅擔心,咁多日嚟冇乜人幫手疏解」。被問及會否再次進入理大,協助輔導留守者的工作,周義不容辭地指「如有需要,隨時奉陪」,但亦坦言「每次入去『執仔』執到幾件,亦不代表什麼」。周認為目前的僵局「解鈴還須繫鈴人」,必須由政府主導,解決這場人道危機,例如以更溫和的方法處理理大留守者,「要先搞掂(示威者)個心,如果唔係啲仇恨唔會完」。

「大學點解變咗戰場」──有示威者在理大包玉剛圖書館旁的告示板上噴上這一句。

有示威者在理大包玉剛圖書館旁的告示板上噴上「大學點解變咗戰場」字句。(黃廸雯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