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約奧運】「東亞第一金」何劍暉批學界場地不足 健兒輸在起跑
香港前賽艇能手,東亞運動會「香港第1金」何劍暉,今年剛好退役廿載。1996年退役後一直推動香港體育教育,既在香港智障人士體育協會擔任執行總監,又辦學界。
今屆里約奧運,香港的氣氛似乎未有往常的熱織,何劍暉認為這是與政府未有全力推動全民運動政策有關。
現在,何劍暉雖身在巴西現場觀看賽事,卻心繫香港,如何成就代表香港的37位奧運選手。
70年代 沙理士辦港協奧委會、建伊館
當年何劍暉能出戰奧運,唔係多謝shell,而是多謝沙翁。沙翁,就是70至80年代期間曾任市政局主席的沙理士。他不但成立港協暨奧委會,為運動員參與國際賽鋪路,1958年更創辦體育節;伊利沙伯體育館、香港體育館等大型基建落成,為香港體壇奠定基礎。而何劍暉正正享受這個香港體育成熟期。
然而,今日的香港,社區體育設施又如何?
辦學界場地不足「輸在起跑線」 建議分流
體育場地不足一直為人詬病,令何劍暉每次舉辦學界比賽都十分苦惱,又花時間,影響與學校配合的整體運作,「中小學體育學界比賽是培養精英運動員的搖籃,場地不足可謂輸在起跑線。」
「近年的確有很多體育建設,但隨着近年的運動熱潮,做運動的市民增多,興建速度應付不到增長了的需求。而我們這些恆常舉辦活動的團體一直都需要場地,變相就供不應求,影響我們推廣體育工作。」她建議政府可作場地分流,「很多場館設有大量觀眾席的,我們希望可以把這些場地優先讓舉辦比賽的團體使用,因為一般市民使用運動設施根本不需要千多個觀眾席。」恰當的場地安排可提升設施的有效性,在足夠的硬件配套落實前,需要政策的配合。
有基地才有歸屬感
要培育精英運動員,比賽場地只是起點,練習場地才是運動員的日常。
「各項運動都有自己的基地練習,才可以營造氣氛,令人有歸屬感。以賽艇協會為例,我們有自己的會址,不僅練習時不受限制,也可以在協會內聚會,這樣才有凝聚力。」地區性的基地不單可以訓練精英運動員,也令一眾已離開校園的運動愛好者,仍能找到體育強調的「teamwork」,不致於一旦離校便與運動隊伍分離,逐漸因生活而與運動漸行漸遠。
冀場地不再規限多 批政府太保守
在香港建設體育基地談何容易,何劍暉深明土地問題。她只期望香港不再規限多多,她以水上運動為例,「其實香港可以好好發展水上運動。香港四周都是水,為何那麼多制肘呢?」她以景色優美的海濱長廊為例,不解何以都關了閘,卻不鼓勵市民進行水上活動:「加了欄柵,令大家都不能下水,只看看風景就好,這是不是最效利用設施的方法呢?」她又舉出大埔天賦海灣附近的海濱長廊為例,指三項鐵人港隊不時在那邊練習,跳下海游水再上岸拿起單車踩,然後沿着海濱長廊跑步,充分利用現有空間,值得借鑑,建議政府在計劃建設前應仔細考慮。
今天的何劍暉,不再穿起競賽的運動服,卻常穿西裝。退下前線,專注於體育推廣工作,尤其是青年人。她不禁慨嘆,很多有潛能的運動員,因「做運動無出息」的壓力而黯然離開體壇。她曾在報導中憶述當年,亦未有想過運動員可以成一份職業。還記得老師跟她說可以參選奧運,她還一笑置之。而沙翁,卻鼓勵參選健兒「友誼第一,參賽第二」。何劍暉總結:「體育的價值不是用金錢衡量的,誰知道體育對一個人的成長影響有多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