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展】電車迷因雨傘運動 獲最後一張電車票

撰文:郭雅揚
出版:更新:

去年,前政府規劃師薛國強向城規會申請取消中環至金鐘電車路軌,原因是「行路可能快過搭電車」,惹來全城爭議。城規會後來否決申請,政府認為電車經濟實惠,取消後反可能引起交通擠塞。
電車除了是經濟實惠的交通工具,更是香港人的集體回憶,有些人會專程坐一趟電車,享受輕風拂面;有些人更成為電車迷,把一直以來珍藏的電車藏品輯錄成書,讓大眾從電車了解本土歷史。

港英時代的電車。(資料圖片)

電車曾是香港最快的交通工具

其實電車不但不是悠閒與慢的代名詞,而且曾是香港最快與載客量最多的交通工具。

於1904年通車之初,電車只有單層,總共26輛由堅尼地城駛至銅鑼灣,10輛頭等車、16輛三等車。熱愛收集不同車票的收藏家吳貴龍表示,頭等車票中英並列,而三等車票只有中文,在細節上可見華人在英殖時期地位之低微。

收藏家吳貴龍與哲學博士周家建及測量師張順光合著的《遊歷港島:香港電車軌跡》,在今年書展推出,既不講電車歷史,亦不解構電車型號,主要用圖片帶你回看電車的前世與今生。

雨傘運動獲臨時車票

吳貴龍收集車票已近30年,遠至日佔時期的馬車票,近至雨傘運動期間發出的電車票他都收集:「佔中時波斯富街至中央圖書館那段路被佔領而電車不得進入,所以電車公司10月29日推出了臨時車票,讓該段路的乘客下車,走路穿過佔領區,再憑票轉乘電車接駁服務,分東行(E)及西行(W)兩種車票,兩款我都只有一張,很可能是最後一張電車票了。」

雨傘運動時的臨時車票。(郭雅揚攝)

戰前的士:人力車

關於車的書藉,除了電車,還有現在只能在海洋公園或博物館看到的人力車。戰前時代它卻是當年的「的士」,一樣有濫收車資、拒載、「泥鯭人力車」等,甚至在更早的人力橋時代已經出現上述情況。

建築署退休土木工程師馬冠堯今年書展再次推出新書《車水馬龍:香港戰前陸上交通》,不講香港建築而講戰前交通。不要以為說交通很悶,馬先生擅長講故事,新書以講故形式話你知橋、人力車、電車、汽車及火車5種交通工具的發展史,配上百餘幀舊照片,還原歷史的模樣。

馬冠堯說:「駕車的人看這本書較有親切感,因為今天的道路規則、做法都源自戰前的人力車、橋等。港英政府引入西方道路法則,例如靠左行,又開始發牌制度、設立橋站、劃一收費等等,用在橋這種中國特色的交通工具上很有趣,亦沿用至今天的公共交通工具上。」

《遊歷港島:香港電車軌跡》
作者:周家建、張順光、吳貴龍
出版社: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內有很多古舊的電車車票照片。(郭雅陽攝)

本書8成內容為珍貴照片與電車藏品圖片。首章「我們一起坐叮叮的日子」探究電車與香港歷史發展關係,第二章開始依據電車從西到東的行駛路線劃分為三個區域,精選跟該區域相關的電車圖像,並加插一些罕見和有趣的電車藏品,讓讀者對電車的前世有深入的認識和瞭解,從而思考電車今生的存在價值。

《車水馬龍:香港戰前陸上交通》
作者:馬冠堯
出版社: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從陸上交通的轉變可以看到背後的社會變遷。(資料圖片)

「車如流水,馬如游龍」。今日之香港已是亞太乃至國際交通樞紐,其陸上交通故事卻要從一百多年前鑿山開道、苦力擔轎開始講起。這是一部資料翔實卻又趣味十足的香港戰前陸上交通史。本書作者細心發掘舊檔案,輔以百餘幀舊相片,拼出關於香港戰前陸上交通的完整圖景,不僅道出今天香港交通秩序井然、一切「有規有矩」之由來,亦折射香港在近代中國下的地位之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