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製造】原來仲有造船廠? 兩代人細說造船業的黃金時代

撰文:梁雪怡 柯詠敏 黃泳樺
出版:更新:

不妨做個小實驗,問問五六十歲以上的長輩,從前是做什麼的?大概十之八九也會答你:「我是返工廠的!」然後他/她們可能會說,陳年往事,不值一哂,揮一揮衣袖便拂走那段充滿汗水的回憶。
與工人聊起昔日種種絕不容易,他們大多不善辭令,說起話來總是糾結如煙霧。要將他們的話語集結成文,就像要將散落一地的碎片重新拼湊。正因如此,其聲音總會遭忽略,彷彿香港從來沒有工人曾經為香港打拼、拼下一個年代的經濟成就。社會轉型,一班工人失業,轉行,有的則盡力,繼續用自傲的技藝在文職主導的後工業年代,安安靜靜地踩着日常過活——技藝,重新投入社會,又發展出「本土製造」的新貌。
攝影:曾梓洋

陳基入行時便學造遊艇,現時則主要維修,他說整個行業都在「捱命」。

回顧香港工業,焦點大多集中在紡織、製衣等輕工業。香港擁有天然海岸線,開埠後成為轉口港,立刻發展出第一種工業 —— 造船業。昔日,英資的兩大船塢分別在黃埔及鰂魚涌設廠,每年修理及製造上萬噸輪船。後來船塢變成地產項目,原址重建為大型屋苑及商場 ── 黃埔花園和太古城。

所謂「爛船都有三斤釘」,香港的造船業,還有幾口釘?記者來到鴨脷洲海傍道一家造船廠,「全香港得一艘新船做緊,就係呢隻啦。」穿紅色制服的梁仲池大聲說,伴隨着「嗞嗞」的電鑽及刨木聲音。平台上,只見到船頭,兩旁被鐵架圍着。端詳良久,還未分辨到船的種類。「現在造的船多數是遊艇,有木造、纖維兩種,這艘全用木材製造。」遊艇現時只完成了外殼,從船上的甲板往下望,是一層層中空的木架。稍一不慎,便會直插「船底」。

鴨脷洲香港仔兩岸 60船廠僅一家造船

遊艇身長達100呎,有三層樓高,體積比在維港航行的中式帆船還要大。船廠十多名木工師傅在年多前,便開始着手建造。師傅分布在船身各層工作,有的用膠水填滿木板之間微細的縫隙;有的將螺絲鑽入船身,然後用木塞套在外面,以免螺絲外露。一口釘、一塊木,全用人手製作。「部分木製家具都是師傅手造,成艘船造起足足要三年。」他拿起木抽屜,遞給我說:「你看,裏面一口螺絲都沒有,全用入榫。」

梁仲池今年40歲,1990年代入行時,正值香港轉型至知識型社會,造船業已經式微。環顧鴨脷洲、香港仔兩岸,現時約有60間船廠,當中只得一間仍然造船,其他以維修保養為主。既然步向夕陽,為何還要入行?沉默良久,他鎖着眉頭反問:「究竟為什麼呢?我真的忘了,但總之不是什麼偉大理想。」

並非懷着什麼理想入行的,還有陳基。

梁仲池慨嘆年輕人寧願在舒服的環境工作,也不願「入嚟捱」。

西人來港教製賽艇 學習先進知識

70歲的陳基入行須臾40載。陳父戰前在筲箕灣經營船廠,主要製造木舢舨及漁船。及後日本侵佔香港,木船不敵炮火,整間船廠遭燒毀。戰後陳父於原址繼續經營,後來因海床變淺,船隻不能進塢,便將船廠賣給遊艇公司。陳基中學畢業後,便跟隨父親的腳步,加入船廠製造遊艇。

陳基說起舊時,不時會從身旁的膠箱拿起相簿,邊翻邊介紹當時所造的船隻。照片泛黃,仍然記憶猶新。造船時曾用過的每口釘,他都能夠娓娓道來。「當時在遊艇公司製作過一首賽船,叫『先鋒號』,在英國比賽得了第一。」話音未落,他突然頓下來,埋首找舊報紙,然後又邊找邊說:「那時候香港只製造木漁船,最大只得40呎。誰會懂得造賽船?公司在英國找了一隊專家來港,專門製作玻璃纖維賽船,是全港第一間。」

現時香港仔及鴨脷洲一帶,幾乎所有船廠以維修為主。
70歲的陳基育有兩子,二人均從事買賣遊艇的生意。

陳基口中的遊艇公司叫萬順船廠,是當時甚具規模的造船廠。「公司的設施好現代化,有四部冷氣機。那時候做的帆船都是給西人玩,有大律師,還有些是殖民地官員,其中一個叫黎敦義,Dennis Bray。」

陳基不時吐出英語,解釋船身結構。他笑說:「17歲時才惡補英文。早上返船廠,放工就去夜校。後來我在船廠做士多,即是Store Keeper,每天對住不同造船零件,每樣都是用英文寫啊。」他慶幸當時能做到「士多」,才能熟知遊艇結構。「當時木工多,造遊艇的人才少,能夠坐寫字樓的更少。」

1990年代,陳基曾參與製造「黃埔號」。他說當時最困難的地方是地盤內有不同種類的工人施工,吊機車不時在頭上經過,十分危險。

船塢變成地產項目

在陳基的辦公室內,放滿了船模型。最為人熟悉的,是牆上掛着那幅「黃埔新天地」的海報。當年陳基的公司負責製造「黃埔號」的船殼,商場的部分則由另一間船廠製作。「那艘船有300呎長,工程實在太龐大,我們便跟大陸的船廠合作。他們製造船殼,我們負責安裝。」由在海上造船,到協助地產商製作「船型商場」,陳基口說沒所謂,有工作便做。但當記者問有沒有滿足感時,陳基哈腰笑道:「有吧,但這艘都不是船來的!」

「黃埔號」是紅磡黃埔花園附近的多層商場,有食肆、百貨公司及連鎖店。旁人眼中,這或許是地產商的噱頭,但對於香港造船歷史,這裏別具意義。

造船業是香港最先出現的工業。1841年,英國殖民政府宣布香港開闢為自由港,成為主要轉口貿易港口,吸引英資洋行在本地投資。造船業應運而生。19世紀初,黃埔船塢於紅磡設廠,負責維修及製造船隻。當時船塢聘用了香港兩成的造船工人。及後太古洋行亦在鰂魚涌興建船塢,每年建造上萬噸輪船,與一海之隔的黃埔船塢分庭抗禮。可是,至1970年代末期,船塢原址分別重建為大型屋苑及商場 ── 貴為十大屋苑之一的太古城。

漁業、船業關係秤不離錘

黃埔船塢及太古船塢於1971年合併,並在青衣西區設廠維修船舶。香港由製造大型輪船變成小型的舢舨、漁船獨撐着整個行業。

當時,筲箕灣、荃灣一帶的船廠,主要製造舊時未有海底隧道、用來橫渡維港的「嘩啦嘩啦」,即用摩打發動的電船以及漁船。陳基憶述,當時漁業興旺,出口的魚價高,同時帶旺造船業。那年頭,小型船廠一年可造4艘船。

與遊艇相比,漁船規格較簡單。以前的木工,大多憑經驗便可造到一艘漁船。「畫圖叫做『放樣』。以前造漁船大多不用『放樣』,邊造邊改,所以每隻不同。」記者好奇,砌模型也要說明書,如今製作一艘船,沒有圖則怎樣造?陳基又翻開相簿,指着一張只有木支架的船,說:「靠的就是這『四大金剛』。先造好四條主要骨幹以及船底的一條『龍骨』,預留好位置後,便可安裝其他部分。」

他續說,漁農署於1963年推行漁業現代化,鼓勵漁民使用經「放樣」的漁船。漁農署提供「船樣」,甚至會貸款給漁民,希望提高漁船的質素。「漁民大多用舢舨、網艇仔,只有三四十呎長。但跟「船樣」要做到60呎,造價亦多一倍。即使有借貸,未必每個漁民都負擔到,所以當時的反應未算熱烈。」

陳基於1980年代初自立門戶,曾經製作兩艘大型木製漁船及「雙拖」(即兩艘用作拖網捕魚的漁船),均是內地人出錢投資。當時香港漁業已經走下坡,造船業步向沒落。

梁仲池的辦公室放滿遊艇的圖則,陳基笑說以前造船不會「放樣」。

奉行魯班標準:準繩分曲直,規矩定方圓

梁仲池與陳基,在訪問尾聲都不約而同提到「魯班先師誕」。同一慶典,於兩代人心中的分量截然不同。說起魯班師傅的故事,陳基收起笑容:「造船的人崇拜魯班,千百年來,在民間公認是師傅。所謂『準繩分曲直,規矩定方圓』,我們用的就是這些技術。」陳基吐出的每一個字,承載了魯班在他心中的分量。

「老一輩重視魯班,是因為他代表傳統造船手藝。」但梁仲池入行廿年,吃的不是魯班師傅的飯,而是按照香港的教育制度拾級而上。「中學畢業後到黃克競工業學院讀了三年船舶建築。之後便到青衣科技學院,再到理工大學讀工程及電子。足足讀了11年夜校。」

半工讀的故事似曾相識。兩代造船人都知道,手藝與知識同樣重要。可是,步入知識型社會,「有門手藝唔會餓死」的說法不再。梁仲池打趣說:「船廠的木工有11人,超過一半不用供強積金,即已經年過65歲。現在的後生選擇太多,沒有人入行。現在這艘船完成後,還有沒有人繼續造呢?」

訪問至尾聲,梁仲池吐出前輩的一句話:「當你決定咗做一件事,就朝住這個方向一直行,就一定會成功。」

梁仲池認為造船師傅是「萬能」,懂得造船自然懂裝修、木工等技能。
現時香港唯一製造的新船,施工期長達3年,梁仲池笑說比豪宅還貴得多。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嗎?請購買今期《香港01》周報,或點擊此處:成為我們的訂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