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邨業主起義】山竹揭管理漏洞 居民求變 踢走盤踞30年業委
早上七時,林偉超穿好恤衫西褲,就站在杏花邨的粥麵店外。他提起咪高峰,深深吸了一口氣,然後開口說:「早晨,我是林偉超。」或跟途人揮手說:「謝謝支持。」個多小時後,他搭地鐵上班,回到一般打工仔的生活,然後下班後繼續拿起咪高峰拉票——整個三月,林偉超跟杏花邨另外七位居民走到街頭,競逐新一屆杏花村業主委員會。
八人的背景迥異,有退休校長、護士、會計師,他們原本過著各自的生活,一個風,令他們聚在一起。去年超強颱風「山竹」襲港,位處海邊的杏花村儼如澤國;可是時任業委會及管理處反應緩慢,未能即時作出應變操施,業主隨即自發成立關注組,繼而挑戰連任三十年的業委會。
「那時我們已打定輸數,但我跟自己講,輸了都要繼續做(關注組的工作),不能因為輸而停。」年屆60多歲的黃貴榮說。
攝影:梁鵬威
三月二十三日晚上八時半,杏花邨嶺南中學的禮堂塞滿了一千多人,等待投票選出新一屆杏花邨業主委員會;直至大約零晨一時,點票工作結束,身穿湖水綠制服的八位杏花邨居民關注組成員,得票率高達七成,成功擊敗連任約三十年的業委會成員。
「以往杏花邨一直很安逸,風平浪靜,大家好少有投訴,但原來居民心裡一直都想求變。」林偉超說。
曾對屋邨不聞不問
杏花邨共有48座,其中20座設於柴灣車廠及街市之上,餘下28座則建於臨海位置,居民分別稱之為「上、下杏花」。十年前,從事屋宇設備工程師的林偉超搬入上杏花一單位,生活早出晚歸,杏花邨於他僅如放工休息的地方。「當時不會怎樣留意屋苑發生甚麼事,返工放工都是走同一條路。」
按2016年中期人口普查,杏花邨約有二萬多名居民,入息中位數達三萬港元。這個中產階級的小社區,不乏如林黃般的專業人士或管理階層。
坐在林偉超身旁的黃貴榮點頭,「這個年紀都是為工作搏殺,好多事情反而是太太留意到。」他早在1990年代搬進了下杏花,除了海景吸引,還有屋邨由港鐵公司管理,教他甚為放心。「當時聽聞有私人屋苑的管理做得很差,聽到這裡由港鐵管理,是大公司,應該會幾好。」黃貴榮憶起,他們搬來頭三年,屋苑的環境清潔、保安均尚算不俗,但後來不時聽到太太投訴,「走廊污糟,樓下有些地方損毀了一段時間也沒維修,但那時我也不以為然。」
「天鴿是風災 山竹是人為」
黃貴榮居住了二十多年,他記憶中的杏花邨並非一直風平浪靜——1993年,強烈熱帶風暴貝姬吹襲本港,但當時邨內的海堤高度不足,排列鬆散,遭猛烈海浪沖毀;地鐵公司於翌年加高防波堤,成了現時沿著海濱長廊而建的海堤。
二十四年過去,海堤為杏花邨居民抵擋了多次風浪,但直至2017年「天鴿」來臨,淹沒了地下停車場,名車報廢,屋苑成了澤國,「天鴿未算水浸得好厲害,但已算是一個警號。」黃貴榮稱。然而,教居民更難以想像的,是往後一年的「山竹」來襲,管理處仍未來得及反應。
黃貴榮居於下杏花高層,「山竹」正面吹襲當日,他與家人留守於屋內。我們從社交平台看見巨浪拍打上樓房的影片,黃貴榮則在窗邊與颱風正面交鋒。他當時把手掌平放在窗戶,形容說:「外面的風不斷推進來,像是跟你鬥力。」「山竹」的威力如我們於媒體所見,海濱走廊成了河道,地下停車場再次淹至沒頂,但居民的生活旁人難以切身感受。「我那座停了電梯,算是好彩,但鄰座停水停電——天鴿那次是風災,但山竹是人為。」
山竹來臨前,天文台早以預告颱風的威力,但當時杏花邨管理處僅只是準備了基本防風措施:沙包、水泵,還有木板水閘;而風後由於管理處人手緊拙,訊息無法傳達,居民只能依靠成立群組,互通消息。林偉超後來翻查資料,邨內的水電分別於三至四日後恢復正常,「以工程角度,其實(時間)算是合理,但危機感、準備工作及應變工作都是不足。」黃貴榮補充說:「想深一層,其實是因為杏花邨一直都沒甚大事發生,安逸得太耐。」
十月,管理處及業委會召開了業主大會,交代風災的應對及防預措施,但內容教林偉超及一眾業主甚為失望,「會上重播(山竹吹襲)當日的片段,但那些大家都看過了;還有說會調查、研究,但業主想知道有甚麼實際的措施做到。」
致勝原因:居民想求變
颱風吹毀邨內多處,但將林偉超、黃貴榮等人聚在一起——他們繼而成立關注組,希望成為邨內的壓力團體,加強監察業委會及管理處的工作。今年二月,他們決定參選新一屆業委會,挑戰過往連任三十年的上屆成員。「沒有想過會成功,剛開始時擺街站沒人理會,但到我們每天介紹政綱,街坊開始跟你打招呼、打氣,就感到原來有人支持。」林偉超說。
活力和專業形象是賣點
活力和專業形象是八人的賣點,但黃貴榮卻認為,「街坊知道我們是有心做。」團隊部分成員身兼正職,他們於放工後隨即開會,並將資訊放上社交平台,讓居民同時緊貼邨內事務。林偉超笑說:「好似打兩份工。」
撼莊:為杏花邨帶來新氣象
由關注組成立到「撼莊」,林偉超等人仿如一股春風,為杏花邨帶來新氣象。除了形象鮮明、熱心服務,黃貴榮還認為居民一心求變才是他們致勝原因。「以前選舉日的禮堂只有十幾二十人,不夠人數時會自然當選,但山竹一事就如痛點,讓居民去思考是否要繼續這樣下去。」林黃二人不大願意評價以往業委會的表現,但均認為委員份屬義務工作,能花私人時間服務屋苑並不容易。
上任一周 背負村民期望
今年四月一日,林偉超、黃貴榮及其餘六位成員正式上任。一星期過去,他們已訂下短中長期計劃應對颱風,如緊急應變措施、設立邨內群組通訊,長遠的則是跟政府部門研究防風方案。
由颱風,到清潔、噪音,甚至花園種植的植物種類,新任業委會均要一一處理。林偉超等人現時正逐一翻查過去的文件紀錄,繼而計劃改善方案。「我們已經收到很多居民的意見、訴求,這反映他們很關心自己的地方,但以往未有太多渠道讓他們表達意見。」面對居民的期望,會感到巨大壓力嗎?「當然有,但居民真的很好,他們會說『你們只是義工,有心幫條邨已經足夠。』,我很希望居民給時間我們,繼續為杏花邨服務。」